江西人大代表李紅良,科技創新賦能革命老區建設。1月11日,江西省第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科技創新成為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江西省人大代表、贛南創新與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李紅良在2023年江西省兩會上,特別關注科技創新如何賦能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
百年變局之下,科技創新是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特別是新冠疫情發生后,科技對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成為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之一。世界主要國家紛紛把生物醫藥技術及產業化提升為國家戰略,加速搶占新一輪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制高點。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在革命老區創新發展上作示范,離不開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的強大支撐。因此,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加速壯大人才和產業優勢對于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李紅良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江西省人大代表、贛南創新與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李紅良
《中國經濟周刊》:加快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重大使命。2022年3月,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家發改委印發《贛州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其中明確提出“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在革命老區創新發展上作示范”,結合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您如何解讀這一政策紅利?
李紅良:聆聽了葉建春省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讓人倍感振奮,報告站位高遠、思路清晰;我深刻體會到了全省同心協力謀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也使我對江西省高質量發展的美好前景充滿了信心。
2022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的《贛州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擘畫了老區發展藍圖,提出“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時期,進一步加大對贛州市振興發展的支持力度,支持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要搶抓這難得的發展機遇就要求我們牢牢牽住創新這個“牛鼻子”,才能贏得競爭優勢,掌握發展的主動權,這已成為我們贛州與會代表委員們的共識。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工業體系,重塑“江西制造”輝煌,讓我備受鼓舞。近年來,江西科技創新環境、創新成果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對我們科技工作者來說,江西科技創新的良好勢頭是鼓舞、也是激勵,增強了我們在贛發展的信心。
未來,一方面,贛州可以在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方面,持續發力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形成重大平臺聚集地,借助我省重大平臺科技名片吸引人才回流;另一方面,贛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推動全省產業集群發展,最終形成我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對打造全國創新發展示范區、樹立我省科技創新地位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中國經濟周刊》: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堅定不移強化科技創新對做好明年工作意義重大。在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科技創新”著墨頗多,要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新篇章,贛州在科技創新方面有哪些發展機遇和優勢?
李紅良:兩會上,來自全省各地的代表委員暢談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對企業發展壯大、對提升工作生活質量帶來的變化。在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新篇章中,贛州在集聚科技創新要素方面有比較明顯的發展機遇和優勢。
一是高位推動創新江西建設。贛州市、章貢區圍繞以創新江西為首的“六個江西”擘畫藍圖。贛州市政府“比照灣區,干就贛好”的理念,大力優化科技創新的生態,出臺了科技新政20條,提升了全市科技創新能力、平臺能級度和要素集聚度,取得了顯著成效,讓“第一等”工作有時效、見成效。
二是不斷優化贛州創新生態。贛州市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要求,堅持以改革促創新,圍繞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出臺了系列政策舉措,充分釋放了創新創業活力。2022年,贛州市持續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統領,出臺了《贛州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2022年贛州市科技創新賦能行動工作方案》等,并推出了“科貸通”等科技金融服務,切實解決科技企業和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中的融資難題,堅持將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制高點,把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壯大“1+5+N”產業集群,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大健康、數字經濟等主導經濟產業。
三是大力推進重大創新平臺建設。贛州市堅持把集聚高端創新資源作為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按照“強核心、提能級、增數量”的發展思路,加快國家級創新機構與平臺在贛落地,在國家、省級平臺布局基礎之上,聚焦我省重點產業、設區市重點產業,推動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究、產品研究和成果轉化的全鏈條貫通。
四是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來提升競爭力。近年來,贛州市搶抓中央戰略部署和省委決策機遇,將“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作為重大戰略,緊扣“大灣區能做的,我們也要能做到”要求,大力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打響“干就贛好”品牌,打造新時代“第一等”營商環境。
五是引才育才工程成效顯著。贛州市聚焦生物醫藥首位產業發展定位,瞄準產業研發前沿成果,創新承接載體,提升人才引進針對性和實用性,以人才集聚“智高點”搶占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
《中國經濟周刊》:自2021年6月帶領團隊支持贛州以來,圍繞“面向生物醫藥國際前沿,打造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轉化陣地”的目標定位,在省市大力支持下,推進科研平臺贛南創新與轉化醫學研究院成功落戶章貢區,科技人才和創新平臺在支持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哪些積極作用?有何戰略意義?
李紅良: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培育“鏈主”企業,加快形成萬億級、五千億級、千億級“產業矩陣”,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江西省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將其作為江西省十四個重點發展產業之一,持續開展“補鏈、強鏈、延鏈”等各項舉措,推動具有江西省特色優勢的生物醫藥產業鏈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過去一年,在贛州市委、市政府和章貢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贛南創新與轉化醫學研究院始終聚焦生物醫藥國際前沿,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圍繞創新平臺建設、人才引育、科學研究、產業轉化等方面為助推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探路。
一是高質量推進創新平臺建設。2022年,研究院全面完成研發大樓的建設,系統搭建了從“基礎研究-藥物研發-產業轉化”的自主創新體系,聯合空軍軍醫大學陳志南院士建設國家級生物醫藥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聚焦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化。二是全方位激發人才集聚動能。2022年,研究院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已形成包括教授、專職科研人員、研究生等300余人的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團隊。三是高效率推動成果轉化落地。現已建成創新藥物、寵物產品、高端生物試劑三大板塊“一站式”全流程研發體系和產業能力。四是強引領加速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揮自身科技創新優勢,形成“平臺式”招商能力,推動贛州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形成,目前已經吸引了中國生物、京東京業匯、昌宏科技、麗珠集團等近20家重要企業。
展望未來,我們將通過搭建高科技平臺、聚攏高層次人才,增強贛州生物醫藥產業自我造血功能,破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面臨的平臺、人才、創新技術缺乏困境,為江西省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打造全國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探索科技賦能推動革命老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最好的路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