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河南8天內兩次發布干部任前公示 70后占比超八成 觀察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王新昌 侯冰玉


(相關資料圖)

郡縣治,天下安。4月28日、5月6日,河南省委組織部先后發布兩批干部擬任職公示,32名擬任職干部中,有24名干部擬任縣(市、區)委書記。梳理發現,24名擬任縣(市、區)委書記中,70后干部占了20名(含75后干部10名),還有1名80后。除年輕化之外,這批擬任職干部在產業發展方面也均有許多成績,隨著他們的履新,對河南縣域經濟突圍、產業現代化、鄉村振興等工作都有積極意義。

8天內兩次發布干部任前公示,擬任縣(市、區)委書記24人

4月28日、5月6日,河南省委組織部先后發布兩批干部擬任職公示。32名擬任職干部中,有24名干部擬任縣(市、區)委書記。

大河報·豫視頻首席觀瀾記者梳理兩批公示發現,在這兩次擬任職縣(市、區)委書記的干部中,70后占到了絕大多數。

60后3名可稱“準70后”(一名為1969年、兩名為1968年生人)

70后20名(占比超八成)(含75后10名)

80后1名

普遍認為,越來越多的優秀年輕干部擔任縣(市、區)委書記,給這一干部群體帶來了活力和創造力,對當地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縣(市、區)長任上,他們積極探索當地產業突圍之路

梳理發現,24名擬任職縣(市、區)委書記干部中,目前有不少都擔任縣(市、區)長一職。同時,他們在產業現代化建設、縣域經濟發展等方面也都可圈可點。

以臨潁縣為例。今年49歲的李俊偉,曾任臨潁縣委常委、副縣長,2021年2月擔任臨潁縣委副書記、縣長。

近年來,臨潁縣多項重要指標持續位居漯河市第一。以去年為例,臨潁縣全年生產總值402.6億元,增長5.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數據均居全市第1位。

以當地辣椒產業來說,臨潁辣椒還從“河南辣”走向了“全國辣”。去年9月,由臨潁縣人民政府、大河報(大河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五屆河南鄭州(國際)現代農業博覽會上,創新舉辦首屆中國數字辣椒產業發展論壇,“臨潁辣椒中國‘椒’點”名動全國,臨潁縣成為河南5G“數字辣椒”的樣本,還被授予“中國數字辣椒之都”。據了解,目前臨潁縣正積極謀劃第二屆中國數字辣椒大會。

依托小小的辣椒,當地不斷拓寬產業鏈并將其打造成鮮亮的地區品牌,厚植產業生態的做法令人關注。

比如封丘縣。1979年12月生,現任封丘縣委副書記、縣長的王躍峰,任職期間當地發展也有不少亮點。

封丘縣經濟總量目前在新鄉市排第三。去年,封丘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5%;全縣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6.8%,綜合實力持續增強。統計數據顯示,封丘縣在農產品深加工、裝備制造等方面的新突破,為縣域經濟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果,當地也不遺余力地拓展、深化。

再比如嵩縣。1975年11月生,現任嵩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的辛俊峰,任職期間,持續穩固現代農業根基,聚焦項目抓集群,加速壯大發展動能。2022年,嵩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76.4億元,完成比居洛陽市前列。優勢產業繼續領先,風口產業集群效應初顯。

還有目前任正陽縣委副書記、縣長的劉磊,1981年7月出生,也是此次擬任職縣(市、區)委書記中,唯一一名80后,風華正茂、年富力強,在產業發展中很有開拓意識。

河南縣域經濟,與全國先進地區還有距離

在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縣委被譽為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指揮”。

河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武文超表示,縣域經濟對河南非常重要,縣域面積約占全省面積的85%,常住人口約占全省人口的70%,生產總值全省占比超過60%,河南省縣域規上工業占全省的比重超過60%,全省2/3的集聚區也集中在縣域范圍內。

“縣域經濟是我省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支點,是實現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推動全省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關鍵所在。”武文超稱。然而,河南縣域經濟與江蘇等縣域經濟發達地區相比仍有差距。

來自工信部下屬機構賽迪顧問的數據

2022年賽迪百強縣河南省有6個縣(市)上榜

總數位列全國第6名

但“經濟強縣”的數量、質量和經濟實力與縣域經濟強省存在不少差距。比如,江蘇省上榜25個,浙江省18個,山東省13個,湖北省8個,福建省7個。以昆山市為例,2022年GDP突破5000億元,而位居河南縣域經濟前列的鞏義市,2022年GDP接近1000億元。

這意味著,河南縣域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潛力,如何挖掘這些巨大的潛力,進而促進縣域經濟的進一步振興,是擺在各縣(市、區)委書記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在縣域經濟舞臺上,新任“一把手”如何開局

對于本次24名縣(市、區)委書記調整,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評論》主編、研究員張富祿認為非常及時、必要。

“縣域經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次干部調整,河南大量年富力強的70后干部擔當到縣(市、區)委書記重要崗位上,對促進縣域經濟和鄉村振興等,都有著非常大的現實意義。”張富祿說。

河南日報縣域經濟調研組發布的調研報告曾提到,在新發展階段,河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特征中非常關鍵的,便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其中調研的10個縣(市)里,多數現代產業體系都與現代農業或鄉村振興產業有關。

由此可見,河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息息相關。只有縣城這個動力強了,鄉村振興這輛“大火車”才能馬不停蹄、極速奔跑。

在張富祿看來,發展縣域經濟,推進鄉村振興,河南各縣(區、市)不僅要保障農業生產這一“政治任務”,也需持續做好當地的工業轉型,著力提質增效,在農產品深加工,招商引資,打造產業體系,發展縣域文化旅游等第三產業方面,都有大量工作要開展。

黨性原則堅定,年富力強有思路,河南“一線指揮”們來到縣域大舞臺,如何開新局謀新篇,實現當地高質量發展,用時間來檢驗。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