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元宇宙”里的蘇東坡如何助力鄉村振興?8月25日,在蘇軾安息地——平頂山郟縣三蘇園,紀念蘇東坡逝世921年暨“守護蘇東坡”云村民啟動儀式舉行。據悉,該活動旨在探索數字技術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活動由郟縣縣委、縣政府主辦,河南大河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等共同助力推進,旨在吸引更多的蘇東坡文化愛好者成為郟縣茨芭鎮蘇墳寺村“云村民”,加強原住村民與云村民交往,激發原住村民積極性,提高云村民參與感,共同“守護蘇東坡”,傳播東坡文化。
(相關資料圖)
為蘇墳寺村的榮譽“云村民”授牌
公元1101年,蘇軾病逝于常州,葬于河南郟城上瑞里(今茨芭鎮蘇墳寺村)。近千年來,三蘇文化、東坡文化在這里傳承、興盛,融為城市精神的一角。
如何用先進技術賦能優秀文化?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指出,開展“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計劃,推進數字文化資源進鄉村,探索建立鄉村文化交流交易平臺,活躍鄉村文化市場。
吳偉現場發布三款“守護蘇東坡”數字藏品
“守護蘇東坡”云村民活動即抓住當地東坡文化興盛、文化資源豐富的特點,利用區塊鏈、“元宇宙”等新技術,以數字藏品、云村民等新媒介為橋梁,推動東坡文化與鄉村振興融合、數字經濟與鄉村實體經濟結合,用數字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振興。
竹杖芒鞋、蓑衣斗笠、明月細雨……啟動儀式上,“品牌中國十大設計師”吳偉發布了三款“守護蘇東坡”數字藏品,即《定風波》《明月幾時有》《呵呵》。創意源于蘇軾名句、書法以及中國傳統色,其中經緯度特指東坡墓地所在位置,具有特定唯一性。
吳偉向蘇墳寺村捐贈“守護蘇東坡”數字藏品
據了解,數字藏品相當于電子村民證,以東坡精神為鏈接點,讓愛護蘇東坡、助力鄉村建設的人團結在一起,加入“云村民”之家,線上與線下結合,物質與精神空間呼應。數字藏品強調公益屬性,通過線上平臺公開限量發行,收益歸蘇墳寺村集體合作社。
“守護蘇東坡”云村民活動發起后,諸多專家學者和蘇軾文化愛好者競相成為蘇墳寺村的榮譽“云村民”,部分“云村民”代表專程來到啟動儀式的現場,表達傳承東坡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熱情和決心。
活動現場
據介紹,“云村民”享受實體權益,可以到村里摘果子、住民宿、參加村民活動,為村莊出謀劃策。未來,村里還將結合東坡文化和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立村集體文創工坊,以“守護蘇東坡”特色文創為抓手,促進村級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就業。
數字村民“云”鏈接,不僅有利于弘揚東坡文化、傳承東坡精神,而且也將為鄉村引資、引智、引市場,以數字藏品為媒介,實現人才、資金、市場資源等要素在農村和城市雙向流動,增強城鄉互動,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蔡長偉 王冰珂/文圖視頻)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數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