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者為鄉村兒童講繪本故事。張一鳴攝
(資料圖)
□本報記者 溫小娟 實習生 孫大平
“老師,開學前城里的老師還會來嗎?”“什么時候我們可以再去省里的圖書館?”8月19日,省圖書館郝堂村分館內,村里幾個孩子一進門便圍著圖書管理員問個不停。
孩子們口中“城里的老師”,指的是省圖書館文化志愿者服務團隊。自2015年以來,省圖書館推出“手拉手閱讀齊步走”暨“文化志愿者鄉村行”志愿服務項目,邀請作家、藝術家、圖書館館員等作為文化志愿者,不定期地走進全省各地鄉村,以多元化閱讀方式引領孩子們愛上閱讀。至今,這一服務項目已惠及數十萬農村青少年兒童。
打造生動有趣的課堂
精彩的魔術表演、5D電影、繪本閱讀……8月13日,省圖書館為來自信陽郝堂村的一群孩子奉上了一場閱讀盛宴。
魔術表演結束后,魔術師與孩子們現場互動,不少孩子學會了系繩子、串手環等小魔術。在趣味閱覽室里,圖書館館員和小讀者們圍坐一起,給他們講繪本故事。“這真是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希望下次還能再來。”孩子們臉上難掩興奮之情。
不僅邀請鄉村兒童“走進來”,還積極組織文化志愿者“走出去”,到鄉村兒童身邊,引領他們愛上閱讀。僅今年以來,省圖書館就聯合各地圖書館、農家書屋、民宿等機構,組織文化志愿者先后走進省圖書館重渡溝分館、郝堂村分館、石板巖蒲公英驛站等地,與鄉村兒童共創星空讀書會、共繪一本書、賞析傳統詩詞等。
“針對鄉村兒童特點,文化志愿服務活動設計有當最美鄉村遇見最美繪本、趣味童話故事會、拓印葉子等多項內容,以閱讀推廣、藝術普及、講座展演等方式,為鄉村孩子打造生動有趣的課堂。”省圖書館黨委書記崔喜梅說。
鄉村閱讀“點燈人”
近幾年,100多位來自各行各業的文化志愿者站在講臺上,通過自身經歷,或對自己影響最深的一本書,為鄉村孩子們打開五彩斑斕的閱讀世界。
省圖書館館員郭蕓蕓多次參加志愿活動,在她看來,鄉村孩子不乏閱讀熱情,缺乏的是科學的教育理念引領以及閱讀資源、讀書活動。“‘手拉手閱讀齊步走’活動很好地補上了這一缺環。”她說。
“90后”網紅剪紙非遺傳承人暢楊楊的剪紙課堂很受孩子們歡迎。“剪紙要求動手能力強,要充分調動孩子的興趣,把故事融入剪紙主題,比如剪‘黃河大鯉魚’,就把魚躍龍門的故事講給孩子聽,再手把手教孩子剪,效果就很好。”他說。
在作家孟憲民看來,電影劇本會給人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所以,他總喜歡在參加活動時帶上自己曾經創作的電影劇本《兔子的朋友是烏龜》,作為對孩子們的獎勵。“用電影劇本作為獎勵孩子的方式,是希望提醒我們的老師、家長、出版方,孩子閱讀還有另一種方式、另一番天地。”他說。
守護鄉村兒童閱讀權利
作為鄉村兒童應有的一項文化權利,閱讀既關乎鄉村的現在,也關乎鄉村的未來。
此前,省圖書館面向全省進行“鄉村兒童閱讀服務情況”問卷調研。“調研發現,各地普遍存在鄉村兒童閱讀資源匱乏、服務手段單一、服務人員不足等問題。為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建設‘書香河南’,省里推出了‘手拉手閱讀齊步走’暨‘文化志愿者鄉村行’項目。”崔喜梅說。
這幾年,一批批圖書配送進鄉村圖書館或農家書屋、民宿,新書甫一上架,“小書蟲們”便會爭先恐后地挑選閱讀,在鄉村圖書館掀起一波波讀書熱。
令崔喜梅欣喜的是,這種城鄉“手拉手”的閱讀模式,實現了在全省復制、推廣。如今,文化志愿服務團隊結構已呈“梯隊化”,志愿服務活動逐步實現“專業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共同守護鄉村兒童的閱讀權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