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當前熱門:假如1000多年前有世界杯 咱北宋能拿冠軍嗎?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張弋/文受訪者供圖

煙柳畫橋,綠水行舟,河畔茶坊,幀幀美如畫……想沉浸式體驗一番宋朝煙火氣?河南博物院這就給你安排“穿越卡”!


【資料圖】

前不久熱播的《夢華錄》,除了男女主的“神顏”外,這部劇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場關于大宋風華的想象:大宋百姓,除了高雅的琴棋書畫詩酒花,還有路邊瓦子勾欄。在《水滸傳》中,市井中最熱鬧的地方就是瓦子勾欄。鄆城就有一處瓦子勾欄,“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戲舞,或是吹彈,或是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看。”和現在的娛樂城差不多。

想體會真正的大宋風華?一起走進博物院,看看1000多年前宋人留下的文物。

你熟悉的相撲是最受宋人歡迎的表演

看到“相撲”倆字,你是否想起了日本國技?其實,相撲表演是宋代瓦子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中,最受歡迎的表演之一。在《水滸傳》中,燕青是作者欽定的天下第一相撲高手,還有沒面目焦挺、蔣門神也都是相撲高手。

宋代相撲到底啥樣?我們可以從河南博物院館藏的綠釉相撲俑上了解一二。

這二俑赤腳,頭系發髻,身束腰帶,繃護襠帶,弓步俯身,和日本相撲選手的穿著差不多。居上者上體飾有陰線圈,昂首張口,皺眉瞠目,右手扒著對方的臀部,左手抱腰,力決勝負。居下者也不甘示弱,面部向內,雙手緊緊扒著對方,奮力掙脫。俑身飾陰線圈似象征大汗淋漓,汗珠如豆,更增添了二者相持不下、難解難分的緊張感。

宋朝相撲藝人也是各種表演藝人中最多的。據《都城紀勝》《夢粱錄》《武林舊事》諸書記載,僅南宋臨安城一地就有著名的相撲藝人五六十之多。南宋時期,在瓦子勾欄里一直都有女子相撲比賽,并且還是收費展演性質的。相撲也是宋代宮廷宴會娛樂的壓軸節目。

北宋男足是史上最強“國足”

足球這項運動,最早叫蹴鞠,據說從戰國時期就有了,漢代形成一股蹴鞠熱潮。到宋代,蹴鞠就已經成了全民運動,和“國球”差不多。在宋代,就連三歲孩童都是足球迷。如果在當時搞個世界杯,宋能拿個冠軍嗎?誰會是大宋梅西呢?

河南博物院館藏的這個白釉黑彩蹴鞠圖瓷枕,上面畫了一個正在蹴鞠的童子。童子頭梳雙丫辮,正全神貫注地“顛球”。

這種圖樣,也叫嬰戲紋樣,從宋代開始流行。宋以來,戰亂頻繁,社會長期動蕩不安,人口數量急劇下降。唐代開元二十八年全國的人口為4844萬,到天寶十四年增至5291萬人,而到北宋元豐三年,全國人口為3330萬人。

而中國自古以來有“多子多福”“門丁興旺”的風俗愿望,這種觀念大大推動了兒童題材的創作和流行。

宋人有多雅?他們的酒瓶,如今被我們拿來插花

裝扮一間古色古香的書房,桌案上一定要有梅瓶,再插上一枝花,無處安放的高雅立時有了歸宿。

與梅瓶有關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宋代,當時被稱為“酒經”“經瓶”等,明代稱之“酒瓶”“壇子”,清末民初的時候才稱為“梅瓶”,并一直沿用至今。

這是河南博物院館藏的白釉珍珠地劃花梅瓶,瓶身被雙弦紋線分成三個裝飾區域,花朵由五片單層花瓣組成,花朵盛開,露出花蕊,葉子的形狀大而伸展。花葉之外用珍珠地裝飾,珍珠地的繁密突出了花葉的簡單,二者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不過要是真想插花的話,不妨試試鵝頸瓶。這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館之寶之一的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1987年出土于汝州寶豐清涼寺,這是唯一經考古工作者科學發掘所得的天藍釉器物,而且是唯一的刻花作品。

去瓦子勾欄玩耍沒錢能行嗎?

瓦子勾欄畢竟是消費場所,沒有錢的消費是不受歡迎的。在那時,老百姓一年也掙不了幾兩銀子,因此銅錢就成了老百姓使用頻率最高的貨幣。

河南博物院這枚大觀通寶,鑄造于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錢文為宋徽宗親書的“瘦金體”,從大小上來看,應該是大觀通寶當十錢。

當十錢,其實就是能換10個小銅錢的意思。此外根據重量大小,還有小平、折二、折三、當五。但這只是一種理論值,宋錢因錢面上不鑄折合錢數,多以錢體大小輕重而論,具體的折值情況則是因時、因地、因事而有所不同。

雜劇在宋朝多“流行”?皇帝都來撰寫雜劇詞

宋朝老百姓最愛看“演唱會”,單場雜劇能吸引數千人圍觀。北宋雜劇繼承了唐參軍戲的傳統,又廣泛吸收了民間說唱、樂舞等風格,形成一種歌舞與劇情表演相結合的戲劇藝術形式,常與雜技、樂舞一起演出。

北宋時期宋太宗、宋真宗等幾位皇帝都洞曉音律、撰寫雜劇詞。宋徽宗更是在節慶時與百姓共觀戲曲演出。

在河南博物院館藏的雜劇人物雕磚上,我們或許能看到在一千多年前瓦子勾欄里熱鬧的場景。

雕磚上的五人,從右到左分別是宋雜劇中的“副末色”“引戲色”“裝孤色”“副凈色”“末泥色”,有人負責插科打諢,有人負責表演舞蹈,引出其他角色,有人專門扮演官員,也有人引領帶隊,負責安排、調度整個演出,同時也要上場念誦詩詞歌賦并演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