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罐頭菌經常在朋友圈看到一個用來表達情緒的新興網絡詞匯——emo。
大伙兒對網絡詞匯本來就不怎么熟悉,這下好了,不認識的詞又多了一個了。
對網絡非常熟悉的伙伴應該都知道這個新詞的意思,在國內,emo現在經常用于表達“憂傷,憂郁”的意思。例如最經典的一次詞就叫做“深夜emo”,就表示夜深人靜之時,人鬧情緒了。
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詞假如對外國人說的話,對方能不能理解呢?
很多人肯定會說:外國人肯定能理解呀,因為emo這個詞就是來自于英語emotional。
其實這個說法只說對了一半。沒錯,emo確實來源于英語,主要來源于英語emo music。
emo music主要表示“硬核朋克風”的搖滾樂。其中的emo,主要來源于詞組額emotional hardcore(情感化硬核)。然而,外國的emo music與國內的emo完全不一樣,這音樂,在國外的風格是這樣的:
夠硬核對吧?
我們來看一下emotional在英語中的解釋:
having and expressing strong feelings
emotional在英語里面,主要表達“擁有強烈的感情”,也可以俗稱“上頭”。這與我們國內的emo“抑郁,憂傷”的意思完全相反。
因此,即使emo來自于單詞emotional,但是emo的意思卻經過了我們完全的本土化延伸
你假如說給外國人聽,對方是完全不會聽得懂的,而且還會完全誤解為相反的意思!
其實類似emo這樣在來到中國之后,意思發生本土化的外國詞匯有不少,例如說XOXO。在國內,大伙兒都會把XOXO翻譯為“男女之事”,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
The X represents a kiss, while the O represents a hug.
X代表親吻,而O則代表擁抱。
it's a lighthearted way of expressing affection, sincerity, or deep friendship.
是一種用于表達情感,真誠與友誼的輕松方式。
因此,XOXO經常在國外常用表達擁抱與親吻。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講到這里了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