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江寧區祿口街道疫情防控迎來轉機——當地由高風險地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在此節點,記者回顧盤點發現——截至16日,由南京報 業傳媒集團與全市“1+11”區級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的“聽語”熱線,共接聽到涉祿口訴求36件,其中33件已妥善解決,解決率達九成以上。
居民訴求回復不過夜
“姚先生,關于您提出的什么時候可以解封的問題,請您再耐心等等……”14日下午,彭福村工作人員正用電話向轄區居民回復什么時候可以解封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姚先生撥打熱線當天即得到相關回復。他撥打“聽語”的時間是當天下午2點,一小時內他就接到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回復。
據了解,所有“聽語”熱線被工作人員接聽后,將迅速上報至市級相關部門,市級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立即聯系祿口地區24小時服務熱線工作專班。專班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致電屬地村(社區),由屬地負責協調解決。
“接到線索指令后,社區第一時間組織人員核實情況,能當日答復的,努力做到當日回復并解決。”彭福村工作人員表示。
急難事,志愿者、社區、街道一起辦
“我兒子視力矯正所需的角膜塑型鏡和配套護理液已經拿到,感謝!”近日,機場社區居民李先生通過撥打“聽語”熱線,成功解決9歲兒子急需的視力矯治相關醫療器械及配套產品。
據介紹,8月7日,李先生撥打“聽語”熱線反映家中困難,兒子視力矯正所需的器械和配套產品因封控管理無法自行購買,希望街道幫助解決。社區志愿者周斌第一時間回電李先生,了解前期社區志愿者在當地祿口社區醫院無法采購該商品,便立即將問題上報至祿口街道專為各社區提供“兜底服務”的抗擊疫情志愿服務先鋒隊三組隊員柳德祥,請他予以協調解決。
柳德祥介入后,多方打聽,了解到祿口轄區外南京同仁醫院可購買此商品,便于次日聯系自己住城區東山的妻子,請她前去該醫院代為采購并送到祿口卡口。一番接駁后,柳德祥于10日中午將角膜塑型鏡和配套護理液送到李先生手中。“面對居民急難盼愁問題,我們第一時間鏈接區街村各種資源予以解決。”柳德祥說。
超九成訴求已獲妥善解決
統計顯示,截至16日,“聽語”熱線共接聽到涉祿口訴求36件,其中33件已妥善解決,解決率達九成以上。
記者梳理發現,36件訴求中,占比第一的25件生活物資保障類訴求,隨著封控區域保障機制日漸完善已被一一解決; 占比第二的類似李先生所需視力矯正器械等7件個性化需求,在區街村三級協調下也全部得到解決;1件咨詢類訴求當日被解決。目前僅余勞動糾紛等3件訴求還在跟進處理。
“‘聽語’熱線自8月3日開通來,已成為各村(社區)了解居民需求、解決居民訴求的重要助力之一。”祿口街道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聽語”熱線幫助下,他們將繼續全力以赴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記者 王懷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