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推薦 > 正文

江蘇“企業環保接待日”外企專場在常州舉辦 加大正向激勵力度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企業環保接待日”外企專場暨執法監督政策宣講活動在常州舉行,首次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接待服務210家在常外資企業代表。活動現場,省市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負責人詳細解讀監督執法正面清單,介紹環境執法典型案例,宣講法律法規政策,解答外企在環境執法監督上的疑惑。

針對外資企業面臨的生態環境政策、治污技術等問題,省生態環境廳專門出臺《搭建“綠橋”服務外資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措施》,開通外資企業新上項目環評審批“綠色通道”,依法依規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營造外資最為看重的良好營商環境,線上與線下多渠道多形式送法入企、送策上門等。同時,每季度組織“企業環保接待日”外企專場,面對面傾聽回應企業訴求。僅去年一年,先后就有260余家重點外資企業走進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的專場接待及政策宣講現場,一批困擾企業的環境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省生態環境廳推出一系列惠企援企政策,率先制定并印發《江蘇省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實施方案》,將2020年推出的差異化生態環境監督執法制度,由臨時性措施正式“轉正”,將一部分符合條件的守法模范企業納入正面清單,對其充分信任和支持,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加大正向激勵力度,讓自覺守法企業受益。

“對于納入正面清單的企業,利用遙感、無人機巡查、在線監控、視頻監控等科技手段,實施非現場檢查。”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執法監督局副局長欒小軍介紹,將有限的執法力量聚焦生態環境違法企業,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實現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對違法者利劍高懸。

活動現場,不少企業表達出申請加入正面清單的訴求。欒小軍表示,將實施正面清單制度作為支持服務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持續優化法治環境。

“原項目已經做了環保審批和驗收,企業并不知道環保設施標準提高,請問這樣算違法嗎?”安費諾(常州)連接系統有限公司EHS經理須艷現場發問。“企業需按環評要求安裝設施并確保正常運行,這是最基本的守法要求。”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執法監督局副局長姚寧答復,隨著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的加大,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于企業排污有了更嚴格的規定,作為企業,也要履行主體責任,不斷學法懂法,才能避免違法。

安歌思保護工業部件(江蘇)有限公司EHS經理王超提出:“如果公司有污染防治設施,也能正常運轉,有組織廢氣、無組織廢氣檢測都達標,但是檢查時門窗開著,執法部門是否可以對我們進行處罰?”姚寧表示,執法人員在對企業進行現場檢查中,如果發現企業的產污空間或者設備未密閉,即使污染防治設施能正常運轉,也應當認定為違法行為,可以對企業進行處罰。

“環保手續給誰看?”“環保設施為誰建?”“環境管理為誰搞?”“生態環境保護到底是為了誰?”這些問題一經提出,立即引發現場熱議。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英劍波表示,企業要正確對待監管部門的監督執法,這不僅是幫助企業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是幫助企業在新的起點上贏得更好的發展。某種程度上,管理也是服務的一種形式。

據悉,省生態環境廳起草的《生態環境系統惠企紓困穩經濟十六條》正在修改完善,即將印發執行,將從“大力提升服務效能,持續優化監督管理,竭力提供要素保障,多措并舉幫扶惠企”等方面助推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記者 吳 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企業環保接待日 外企專場 治污技術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