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周穎
張天翼是寫現實主義的高手,作品呈現出綿密感和豐厚的精神層次。蘇童曾說,作家處理歷史題材時,最不敢觸碰的便是杯盤器物和生活細節,因為那是賈母的軟煙羅和“舊衣服”,會讓寫作者露怯。其實,許多作家還有一類題材不敢觸碰,那就是關注當下的現實題材。寫日常多難呀,時空距離太近,思考的深刻性和獨特性恐難達成,而且未來走勢不明,下筆還容易失之偏頗;當下之于讀者,恰如孔雀裘之于晴雯,人人都是積極參與者和切身行家。但張天翼迎難而上,對現實世界體現出極高的觀察和書寫熱情。她的日常書寫,沉靜簡練,拓展了日常敘事的密度,超出了許多讀者對一位80后作家的預期。
短篇小說集《如雪如山》涵蓋了7個故事,其中有5個與叫LiLi的女性相關。春運途中被侮辱的立立、離異家庭里被二婚擊碎母女關系的粒粒、完美婚姻里精神出軌的栗栗、沒有做好準備就成為母親的苦痛掙扎的儷儷……LiLi是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每一個人,LiLi的苦楚是女性熟悉而澀于表達的。
張天翼的語言精準、情感節制,文風帶著內斂深邃的冷調質地。她精準地捉住春運綠皮車廂里黏滯的空氣,用細膩的書寫把讀者拽進逼仄而狹促的故事氛圍中;她冷峻地撕碎重組家庭貌合神離的表象,把轉瞬即逝的難堪瞬間里最本質的東西剝開給讀者看;她刻畫封閉的游泳館里精彩的女性群像,卻沒有把寫作局限在女性主義范疇。作家描狀的女性處境里,有真實深邃的生而為人的掙扎,有庸碌日常掩蓋不住光芒的生命哲思,這是張天翼寫作的過人之處。《如雪如山》散發的文學氣息,容易讓人聯想起愛麗絲·門羅的作品。這兩位作家有著相似的寫作趣味,同是開掘女性內心,呈現相像的冷凜風格。在一輯張天翼與王梆的播客對談節目中,她們說起為什么書寫日常?“因為讓人疲憊的不是高山,是鞋里的沙子。”
書中,《泳客》和《拜年》是筆者最喜歡的兩篇。《泳客》寫愛游泳的白領王瀝瀝在一個無人的大雨夜,見證袁大姐一躍把身體疊入泳池,瞬間從成天在躺椅上打盹嗑瓜子的看門阿姨化身為“綢帶似的”看不清身姿的颯爽世錦賽選手的故事。《拜年》是一記戳破中產階級體面的響亮耳光,德高望重的藝術家高老師和人生贏家曹嘯東因為孩子球球學畫而產生了交集,直到高老師的兒子高維倫出現,打破了一切虛假而美好的表象。前者展示出隱秘而蓬勃的生命力和鮮明且自覺的城市空間寫作意識,后者較其他篇目顯現出更廣闊的社會階層觀察視野。
如何看待和書寫都市?當代中國文學都市書寫的匱乏是以鄉土文學世界的豐茂為參照系的。都市文學書寫現代文明下人類的現代意識,善于揭示不完整的、破碎的精神內在,處理人的精神壓縮后帶來的人性、家庭等倫理危機。
張天翼采用的是一種自內而外的都市書寫策略——聚焦個體自我認同的崩塌。粒粒和栗栗在家庭內部的崩塌、曹嘯東在社會精英自我定位上的崩塌、巫童深陷在害死發小的意外事件里對美好追求的崩塌。她所著墨的,不是全景式的城市史,而是私人的城市經驗史;不是從鄉土文化的根系里反思都市,而是站在城市的內部,書寫城市女性個體的內在創傷,觸摸她們的精神脈動,審視經由經濟、道德、社會關系等構建起來的存在意識和心理感受。
文學不是“高冷”的,而是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學也不當曲高和寡,而是書寫人類的共性。現代女性寫作者們早已邁過書寫身體、隱秘心事的獵奇羊腸小道,攀向更遼遠深刻的寫作藝術高峰。蕭紅、張愛玲、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王安憶、鐵凝、朱天心、遲子建、埃萊娜·費蘭特……在高明而遼闊的前輩寫作者面前,年輕的作者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詞言短,詩境闊,張天翼的都市小說是一闋斑斕的詞。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