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84.6%,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1~11月份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92.7%,均達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這組數據是2021年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成績單。近年來,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在凝心聚力地推進下,2021年,全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93.4%,創歷史新高。
保護長江,20天完成76個問題整改
馬鞍山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保護督查辦公室主任楊海騰從事環保工作26年,1995年進入馬鞍山市生態環境局工作,先后從事環境監測、總量控制、環境監察、環委辦等多崗位工作。環保工作專業、細致、復雜,楊海騰認真耕耘。
在擔任總量控制辦公室副主任期間,楊海騰負責對兩座電廠實施駐廠監管,近兩個月駐廠期間,他早出晚歸,編制了《電力企業環境監管手冊》,幫助電力企業建立健全了污染減排臺賬,受到企業的高度認同并得到環保部的肯定。
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能否改徹底、改到位,直接關系到長江生態環境質量能否持續改善。尤其是2019年8月初,楊海騰負責的市環委辦具體承擔長江經濟帶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20天時間內要完成76個問題整改,涉及整改措施幾百條。“這些問題都涉及群眾的利益,要在這么短時間內完成整改,壓力很大。”楊海騰帶領同事們細化內容,計劃到天。連續20天,楊海騰忙到深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按期完成了各類問題整改,馬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實現中央、省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整改清零。
階段勝利,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全省上下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濃厚氛圍,經濟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保護生態環境的法治意識、主體意識正在形成。
我省全面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碧水、藍天、凈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階段性勝利,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十三五”末,全省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3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5%;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82.9%,比2015 年提高5個百分點。
2021年我省圍繞重點工作,印發重點任務清單,強化調度推進,推動工作落實落細,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省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PM2.5平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7%;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84.6%,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1~11月份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92.7%,均達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全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93.4%,創歷史新高。
我省堅持問題導向,強力推進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2021年深入開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大起底”“回頭看”,截至目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反饋的296個問題,已完成整改218個,其中,今年完成整改25個。3批國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56個,已完成整改48個,其中,今年完成整改20個。
助力發展,倒逼產業結構加速優化
生態環境保護對經濟轉型引導、優化、倒逼和促進作用明顯增強。我省堅持統籌觀念,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審批效率進一步提高,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出臺源頭防控實施意見,倒逼產業結構加速優化。
我省加強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雙招雙引”,強化服務企業。先后在北京、合肥召開推介會,與國家開發銀行安徽省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截至目前,簽約和開工項目177個,總投資額1442.7億元。開展“環企直通車”行動,省、市、縣生態環境部門三級聯動,共聯系企業1481家,解決問題1946個。我省還制定并實施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清單,對34起案件依法依規不予處罰。
在全省上下努力下,我省環境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長江大保護取得重大進展,“十三五”期間,我省未發生各類輻射事故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森林覆蓋率30.22%,森林蓄積量2.7 億立方米,濕地保護率達51%,全省生態系統結構和格局基本穩定,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自然生態系統基本實現良性循環,生態文明制度改革深入推進,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基本建立。(記者 汪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