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時事 > 正文

推動廣告智慧監管 安徽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近日,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發布《安徽省“十四五”市場監管規劃》,旨在進一步提升市場監管現代化水平、激發市場活力。

市場準入更加便捷高效

——全省市場主體數量力爭突破900萬戶

提高市場準入效能,在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投資創業等方面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積極探索健全完善支持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發展的制度措施,優化營商環境。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新經濟發展對進一步商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戰,《規劃》在企業名稱申報、企業注銷等多方面作出新探索。例如,探索實施名稱申報“企業承諾+事中事后監管”,允許新興行業企業使用反映新業態特征的企業名稱;支持設區的地級市開展住所與經營場所分離登記試點;探索建立部門協同推進“僵尸企業”強制退出機制,推行“稅務預檢”“破產聯辦”等注銷機制,進一步提高市場退出的效率與安全。

準入,還要準營,離不開深化涉企經營許可制度改革。目前,我省已全面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 “隨著改革持續深入,‘十四五’時期企業經營便利度將大大提升,力爭2025年全省市場主體突破900萬戶,市場主體穩定增長、活躍發展、質量全面提高。”省市場監管局綜合規劃處處長劉運說,接下來,將推進工業產品生產許可改革,進一步取消或下放工業產品生產許可事權,推行產品系族管理;著力推進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簡化出口轉內銷產品認證程序,推行外貿企業自我聲明承諾等制度;推進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審評審批改革,全面推進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全面推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告知承諾制和網上審批。

自貿試驗區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助力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規劃》明確,建立自貿試驗區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制度,對賦權事項實行清單管理、動態調整。實施“告知承諾+信用監管”自貿試驗區審批新模式,推行智慧登記。全面推行電子證照,實現已歸集電子證照在本領域政務服務事項辦理中全覆蓋、免提交,電子證照類目100%關聯辦事材料清單,辦事窗口100%接入電子證照庫。除特殊食品、醫療器械檢驗檢測外,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項目新增實行告知承諾制。

市場競爭更加公平有序

——公平競爭環境社會滿意率力爭達到95%以上

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推動著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其發展離不開反壟斷和公平競爭政策作保障。

圍繞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規劃》在強化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執法、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加強價格監管執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十四五”期間,將出臺商業秘密保護地方標準,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創建商業秘密保護示范點,支持起步早、基礎好、發展快的地區建成商業秘密保護基地。

切實做好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等重點領域的市場監管工作,《規劃》要求堅持“黨政主導、部門聯動、公眾參與、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傳銷行為,加強直銷監管。強化廣告導向監管,推動廣告智慧監管。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行為,深入開展“長江禁捕打非斷鏈”專項行動。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嚴厲打擊違法出售、提供、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及時跟蹤、探索規范共享消費、在線教育、在線文娛、在線診療、智慧旅游、公寓租賃、直播帶貨、社區團購、外賣配送等新興消費業態和消費模式,加大對違法失信行為、不良營商手法、顯失公平格式條款等問題的監管力度。

“我們始終堅持把促進充分競爭作為構建統一開放市場體系的重要手段,規范市場競爭,促進雙循環。‘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提升重點領域的智慧化監管水平,到2025年,公平競爭環境社會滿意率力爭達到95%以上,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 ”劉運說,通過搭建網監大數據平臺,升級網監系統,建立風險感知預警體系,開發本地平臺的數據報送系統,實現與市場監管總局網監平臺對接。通過搭建平臺信用評估系統和執法辦案系統,實現平臺主體信用共享共治、主體數據交互校驗、失信行為聯合懲戒、違法案件在線協查移送等,探索智能高效的執法辦案新機制,推進涉網行政處罰案件的全流程網上處理。

市場消費更加放心滿意

——消費者對消費環境的總體滿意度力爭達到85%左右

近年來,我省放心消費創建工作持續深化,市場消費環境持續改善。

新起點,新要求。《規劃》提出,將實施實物消費、服務消費、食品消費、電商消費、鄉村消費、工廠消費、行業消費、區域消費等八個放心滿意消費提升工程,全省新增放心滿意消費示范單位1萬家以上;培育創建放心滿意消費示范街區(市場、景區、服務區)500個以上,放心滿意消費領跑示范縣(市、區)16個以上,放心滿意消費示范行業3個以上;發展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1萬戶以上。

“尤其是在電商、食品、藥品、價格、糧油等重點領域,快遞、旅游、金融、電信等重點行業,供水、供氣、供電和養老等公共服務行業,深入開展放心滿意消費創建行動,實施放心滿意消費建設工程。到2025年,消費者對消費環境的總體滿意度力爭達到85%左右。 ”劉運補充道。

在暢通消費投訴渠道,提升消費維權效能方面,《規劃》明確將完善消費維權投訴平臺建設,建立消費投訴聯絡站、服務站投訴快速處理機制。加大“訴轉案”力度,嚴厲查處侵犯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加快健全消費維權制度體系,鼓勵經營者建立小額消費爭議快速和解機制,大力推進在線消費糾紛解決機制,落實先行賠付制度。

在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上,圍繞網絡、老年、農村和金融等消費領域,聚焦預付費跑路、保健品虛假宣傳、非法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突出問題,加強消費教育和引導,加大消費維權力度。加強對未成年人食品、玩具、用具和大型游樂設施等的安全監管,加大對涉及未成年人的廣告、網絡直播營銷等領域的監管。劉運說:“對涉及健康安全的兒童用品,依法嚴格落實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實施商品鑒別‘慧眼計劃’,強化社會監督、行業組織自律。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綜合運用約談、曝光等多種手段,形成有力制約機制。探索建立集體訴訟制度,加大公益訴訟力度。 ”(彭園園)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