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丨張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14日,兩位頂流內地公募權益明星基金經理丘棟榮與施成發布一季報,前者作為“少壯派”中的“價值投資一哥”,秉承低估價值策略近幾年持續業績飄紅;而后者則是成名于前年的新能源戰役,憑借敢于重倉產業鏈中個股而走紅。
丘棟榮目前管理的基金數量為5只,其中1月春節前成立的中庚港股通價值披露了首份季報。匯總四只今年以前成立基金的最新季報,《紅周刊》發現其當季新進重倉的標的包括了華統股份、川儀股份、中遠海能、美團—W 、廣匯能源等幾只,特別是其兩只基金同時重倉食品加工板塊的華統股份,說明丘棟榮可能判斷新一輪豬周期即將來臨,存在機會。
從施成的季報來看,他判斷新能源較好的投資時點來臨,強調“以新能源、半導體為代表的成長行業,在經歷了2022 年的去估值以后,整體市場情緒和預期處于低點,看好 2023 年能夠兌現成長行業的行情。”從重倉股的變化來看,最明顯的變化是他重新重倉了寧德時代,同時新重倉的還包括億緯鋰能、璞泰來、理想汽車等,依然是全面看多新能源公司的思路。
而搶到一季報頭籌的是德邦半導體產業,該基金年內漲幅超過37%,3月31日頭號發布的就是今年的芯片大牛寒武紀,充分沿襲了靚女先嫁的傳統。
丘棟榮投資思路依然看重性價比
重新擁抱美團傳遞全面看多港股信號
天天基金網的數據顯示,丘棟榮的四只老基金今年表現依然持續優異,其中特別是中庚小盤價值股票一馬當先,目前年內的漲幅已經突破了10% ,而即便是表現暫時落后的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2023年的漲幅也是突破了6.5%。
首先看中庚小盤價值股票,對比該基金的四季報和一季報,實際重倉的變化僅有一處,也就是用華統股份取代了上一季度的地產股金地集團。對比一進一出兩者的二級市場走勢,截至4月13日收盤,華統股份年內大約上漲10.6%,而金地集團則是下跌13.30%。
從保留下來的標的來看,丘棟榮加倉最多的兩只標的是川儀股份和神火股份,特別是前者一舉升到十大重倉股的首位,從基本面來看,其現為國內規模最大、產品門類最全、系統集成能力最強的綜合性自動化儀表制造企業。
2023年開年迄今,該基金的十只重倉股表現頗為給力,特別是柳藥集團和創業慧康的漲幅都超過了30%。在基金季報的總結中,丘棟榮表示:“基金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首先是中小盤成長股和價值股。堅持三條標準,即需求增長、供給收縮、細分行業龍頭,包括醫藥制造行業、動物蛋白板塊、廣義制造業中的細分龍頭、計算機電子等偏成長行業的部分成長股。其次是基本金屬為代表的資源類公司和能源類公司。”不過該基金的股票倉位卻有小幅下降,從去年四季度末的93.17%下降到92.20%。
其次看他管理時間最長的中庚價值領航,該基金的最新重倉顯現出更為偏重港股的特色,3月31日時的十大重倉中7只為港股,來自內地的上市公司僅有上一季度保留下來的中國海油、馳宏鋅鍺、神火股份和新進的廣匯能源。而在占據數量優勢的港股一方,我們能夠看到丘棟榮當季新增的公司包括了美團—W、中遠海能。從這十只重倉股的年內表現來看,港股方的越秀地產和中遠海能基本難分伯仲,目前年內漲幅都超過了35%。他在季報中對港股維持看好:“看好港股中資源能源為代表的價值股、部分互聯網股和醫藥科技成長股。”
而由丘棟榮與吳承根合作管理的中庚價值靈動,一季報的變化基本與上述兩者類似,新增的重倉標的包括了華統股份、川儀股份和中遠海能,替換的重倉標的包括了金地集團、誠益通、中國神華。但稍有困惑的是,他們選擇一致性的不看好金地集團,但是當季卻對保利發展加倉,對房地產的割裂態度或許說明他們還是更為重視龍頭股的配置價值。
再看前年成立的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丘棟榮的思路頗為類似中庚價值領航,港股一方所配置的重點依然是能源疊加地產。好在今年初成立的新基金中庚港股通價值18個月封閉交出首份作業,因此他對港股的全盤配置得以浮出水面。一季報顯示,這十只股票分別是美團—W、賽生藥業、中遠海能、廣匯能源、中國海洋石油、騰訊控股、越秀地產、快手—W、中國海外發展、特步國際。對照來看,他在季報中也表示看好香港的“能源類及能源運輸公司、地產金融等、港股中部分互聯網股和醫藥成長股。”
施成:新能源汽車迎第三輪上升周期
標志性動作重新擁抱寧德時代
客觀來說,國投瑞銀基金的“當紅炸子雞”施成今年業績差強人意,截至4月13日收盤,他所管理的基金暫時年內全部浮虧。對此,他也在最新出爐的一季報中有所反思:“新能源汽車和我們之前的預期有些差異。新能源汽車供給充分以后,燃油車 發動價格戰的強烈度超過我們的預期。在這一背景下,消費者買漲不買跌心態, 導致整體汽車銷量低預期。從而讓上游資源價格回落,也宣告了新能源汽車第二輪放量周期的結束。”
不過從他對新能源產業鏈堅定持籌的重倉思路來看,他對于自己的能力圈依然信心滿滿。例如他管理時間最長的國投瑞銀先進制造(最新任職回報依然接近翻兩倍),一季度末的十大重倉股僅有兩處變化,首先是寧德時代重新殺回前十并一舉成為第一重倉股,其次是賽道龍頭之一的億緯鋰能進入前十,而上一季度末的科達制造和西藏礦業則是退出了前十。此外,基金的股票倉位仍然保持了大約94%的高位。
他在季報中解釋了自己的思路:“我們投資的大部分依然是 1 到 10 的行業,成長行業走過了爆發性增長的時期,后續進入持續快速增長的階段。我們認為具備投資價值的有如下兩個環節。其一,我們的判斷今年不少制造業將走過其產能過剩的節點,未來盈利能力不再下滑,具備投資價值。其二,具備資源屬性的上游資源品,由于其長期供應的速度限制,盈利中樞會持續上行。”
再看他管理時間第二長的國投瑞銀新能源混合,3月31日的十大重倉股與先進制造完全一致,只是前后的重倉順序和具體的比例并不一致。施成尤其強調:“目前新能源汽車處于第二周期的衰退期末尾,即將迎來第三周期。第三周期我們預計從 2023 年下半年開始,以美國市場和全球其他市場銷售 啟動,以及儲能爆發作為新增長點,疊加中國和歐洲市場恢復為基石。第三周期啟動的前提是產業鏈各個環節盈利來到低位,估值來到低位,銷量處于低位,市場預期到達低位,目前以上條件我們判斷已基本具備。”
此外,迄今他在管產品實現任職翻番的有三只,除去上述兩只外還有一只是國投瑞銀進寶靈活配置。最新的一季報顯示,他的調倉與上述兩只基金略有區別,雖然同樣是新進重倉寧德時代和億緯,不過被替代的上一季重倉股變成了科達制造和融捷股份,不過整體思路大同小異。另外,他在管理的產業轉型一年中新進重倉了港股理想汽車,在產業升級兩年中新進重倉了璞泰來,這也是最新的變化之處。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