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農村版訊:眼下,正值絲瓜、冬瓜成熟銷售的季節。8月9日,走進杞縣沙沃鄉毛朱莊村農業蔬菜種植基地,大棚內一個個碩大飽滿的冬瓜慵懶地掛在枝頭,一人高的絲瓜藤蔓下掛滿了長長的絲瓜,放眼望去,滿眼蔥蘢,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在地里嫻熟地采摘絲瓜、裝車、稱重,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
(資料圖)
采摘絲瓜
近年來,沙沃鄉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把發展特色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積極謀劃特色經濟發展方向,采取“公司+農戶”的訂單生產銷售模式,引導當地群眾發展特色產業。毛朱莊村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發展冬瓜和絲瓜種植,并成立了農業蔬菜種植基地,目前全村共建成蔬菜大棚42座。高產熱銷的冬瓜和絲瓜,有力地推動了產業發展,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
絲瓜豐收
沙沃鄉毛朱莊村黨支部書記、種植基地負責人毛猛說:“2021年以來,在沙沃鄉政府的支持下,我在毛朱莊村承包了一百多畝土地,建立了42個大棚,投資了一百多萬塊錢,今年的效益非常可觀。”
絲瓜裝箱
據毛猛介紹,絲瓜和冬瓜易種植、好管理、產量高,絲瓜每畝產量可達5000多公斤,冬瓜每畝產量最多可達7000多公斤。每年種植、管理、收獲的季節都會把村里的剩余勞動力和留守婦女安排到種植基地務工崗,不但讓他們在家門口掙到了錢,還能照顧家。
絲瓜產業提供了務工崗位
毛朱莊村村民劉玲說:“從開始建棚以來,我一直都給這干活,一天干八九個小時,一天掙個百十塊錢,還不耽誤送孩子,這心里很高興。”
毛朱莊村堅持“黨建引領、綠色發展、科技支撐、品牌帶動”的“蔬菜之鄉”發展思路,由鄉黨委、鄉政府提供技術支持,村黨支部籌資建設農業蔬菜種植基地。今年是毛朱莊村發展冬瓜、絲瓜產業種植的第三年,全村共種植120余畝,預計產量70多萬公斤,可實現經濟收入200余萬元。毛朱莊村將繼續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持續擴大種植規模,通過大戶帶動,群眾參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群眾收入,走出一條鄉村振興之路。(焦洪濤 李金澤 秦墾)
編輯:馬蕙霞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