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29日消息,美國科學家近日發現一條18歲鱷魚在哥斯達黎加動物園中獨居了約16年,下了14枚蛋,竟然有7枚是可以繁殖的,其中一個雖然沒有成活,但已經有完全成型的鱷魚胚胎。
科學家檢查了鱷魚胎兒的基因構成,通過DNA序列發現這個鱷魚寶寶屬于孤雌生殖(FP),即在沒有雄性基因貢獻的情況下產下的胎兒。
據了解,在孤雌生殖中,雌性卵細胞不經雄性精細胞受精便能發育成胎兒。在卵細胞形成過程中,一個前體細胞會分裂成四個細胞:一個會變成卵細胞并保留關鍵的細胞結構和凝膠狀細胞質,其他細胞則保留額外的遺傳物質。
接下來,這些細胞中的一個細胞會作為精細胞與卵子結合成“受精卵”。此前在幾種魚、鳥、蜥蜴和蛇中也發現存在孤雌生殖現象,一些科學家將此為“處女生殖”(birgin birth)。然而,這是首個在鱷魚中發現的孤雌生殖案例。
科學家表示,這可能是瀕臨滅絕物種的一種生存策略,在找不到伴侶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繁殖,以確保物種延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