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黨建系統吸引游客打卡。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游客們在體驗VR設備。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資料圖片)
6月7日上午,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館)開幕。占地面積1023平方米的北京展區,成為全國多地游客打卡之地。不論是具有科技感的VR設備場所,還是非遺傳統技藝展示現場,大國首都的每件展品,均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據介紹,北京展區以“堅定文化自信自強?譜寫新時代首都文化新篇章”為主題亮相10號館,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立足以首善標準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有130家文化企業、園區和機構線上、線下參展,展示出300余件展品、18項互動體驗項目。多個場景搭載了元宇宙、衛星遙感、裸眼3D、沉浸式體驗、全息展示等數字技術,集中展示了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最新成就。?
看點?1
智慧黨建系統受游客青睞
6月7日下午,某科技企業負責人康寧沒有想到,會有那么多游客參與操作公司研發的“智慧化黨員學習系統”。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四點多,兩只高板凳上就始終坐著人在參與“知識競爭”游戲。
大屏幕上顯示問題,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了怎樣的開放戰略?“啪!”九歲的湖南男孩鈺鈺搶在媽媽頭里,按下了按鈕,系統做出判定,錯誤。孩子媽媽則準確地按下了“正確”鍵。
“還要再來一次!”鈺鈺將媽媽拉回展臺,兩人接著在大屏幕上讀題、拍按鈕。
該展品的負責人康寧告訴記者,來操作智慧黨建系統的,大多是家長帶著孩子。
“我們研發這項技術的目的,就是要讓黨建變得有趣,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黨史教育。”康寧拿著一雙VR眼鏡介紹,該系統搭載了720度全景有聲VR技術,可以讓人沉浸式場景化學習,足不出戶便可身臨其境般參觀如“一大會址”“南湖革命紀念館”“西柏坡舊址”“井岡山會師紀念館”“遵義會議紀念館”等全國80余家具有核心學習價值的黨史館。
來自深圳的多位游客告訴記者,在深圳文博會各大展區里,能有智慧黨建系統的展區是很少的,在北京展區能體驗到VR智慧黨建系統,感受到了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的魅力。
看點?2
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交融
一架金雕漆大型屏風在回廊和書桌之間做了一個隔斷,這是展區內最安靜的一個角落了。“80后”金漆鑲嵌大師米春雷認真地使用畫筆,在一處漆器表面描繪。金漆鑲嵌是中國傳統漆器的重要門類,和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花絲鑲嵌、宮毯、京繡等工藝門類合稱為“燕京八絕”。2008年,金漆鑲嵌髹飾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據相關資料顯示,金漆鑲嵌是極具北京地區文化風格的傳統技藝。這一技法曾用于制作古時皇帝的椅子。故宮博物院太和殿內的龍椅,就是用金漆鑲嵌工藝制成。同樣使用此工藝的,還有懸掛于乾清宮的“正大光明”牌匾。
“我們這種傳統工藝品,不像數字產品那么有視覺沖擊力,但是傳統手工藝品很耐看,而且做出來,需要慢功夫。”米春雷也逛了逛周邊幾個展區,他發現大多展區里的文化產品都是數字化產品,比如能和人互動的虛擬數字人,能根據人的文字命令自動繪畫的作圖軟件。
他說,傳統手工技藝需要守正創新,才能有利于自身文化的發展,而且還能推動其他文化發展。他舉了幾個例子,過去只用于制作“皇家”用品的“燕京八絕”,如今創新制作出了具有時代感的工藝品,印有九龍壁圖樣的冰箱貼,用傳統圖案的文創枕頭,還有北京冬奧會期間推出的,運用了金漆鑲嵌平磨螺鈿工藝的燕京八絕冰雪原創手表等。
北京某知名數字文化企業相關負責人孔晶告訴記者,她們團隊參與了北京中軸線的元宇宙策劃。在北京展區,13米長地屏上展示了中軸線的歷史變遷。《葉上中軸美》京派葉畫非遺系列作品,以北京中軸線九處代表性古建為靈感,在銀杏葉上呈現古韻時光之美。“其實數字技術越繁榮,我們越需要重視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她說。
看點?3
亮眼數據體現首都文化成就
為什么要來北京展區看展?許多游客告訴記者,因為北京是首都,要來北京看中國發展的最高水平。一個背著背包、和家人一起來到文博會現場的高中生,在“最美中軸線”前認真地錄了幾分鐘的視頻。他說他還從未去過北京,進入到北京展區,能感受到北京文化的大氣和包容性。
許多操著湖南、廣東、四川等南方地區口音的人,進入北京展區時掏出手機,拍下上面的文字和畫面。他們通過序廳、數字新動能、紅色新地標、京彩新空間、京產新精品、京美新生活等展廳區塊,看北京文化產業的發展概貌。
在展牌上,人們可以看到北京文化產業過去一年的成績單。2022年北京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實現收入合計17997.1億元。其中核心領域實現收入合計16339.4億元,占文化產業總收入90.8%。文化科技融合成效明顯,2022年北京“文化+科技”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857.8億元,占全市文化企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1.8%。
在一處墻面上,《中國機長》《音樂家》等影視劇海報吸引了來往游客的注視,這些出自北京的作品一度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廣泛影響力和認同度。實際上,在精品內容生產方面,北京市申報作品有10部入選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連續四屆摘得“文華大獎”獎項;在電影產業方面,截至目前國產影片票房前十名均是北京出品,據統計票房累計高達474億。展覽還設置專門區域展示了北京所擁有的“大戲看北京”“會館有戲”、北京文化論壇等標志性品牌項目,以彰顯大國首都的文化吸引力。
新京報記者?趙利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