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破譯蕭山的“長壽密碼” 《盛世百歲人》新書發布會舉行

九九重陽,百歲安康。為倡導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老年健康生活方式,進一步弘揚“敬老”傳統美德和“愛老”新風尚,在重陽節前夕,由蕭山區民政局和杭州日報蕭山分社聯合推出、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蕭山區首部百歲老人傳記《盛世百歲人》新書發布會在黨灣鎮舉行。當天,蕭山區還首次為十大壽星、長壽鎮街頒獎。這也是繼蕭山區首張“百歲健康老人大合影”、首份百歲老人調查報告后,蕭山百歲老人走訪活動的收官之作。

現場,書中“主角”——1915年出生的呂志友,接過“蕭山十大壽星”獎杯,高興地說:“我十幾歲的時候做長工,什么力氣活都干,日子那叫一個苦。現在每月有補貼,吃穿不愁,平平安安真當好!”呂志友是蕭山“壽星圈”里的名人。百歲了還能自己下樓做核酸,會使用人臉識別系統,他最愛的日常消遣就是步行去隔壁小區看望兩位同齡老友。

盛世多人瑞,浙里享幸福。到2021年底,蕭山區擁有百歲以上老人232人,是十年前的三倍(當時還包括大江東),可謂盛況空前。如何破譯蕭山的“長壽密碼”?在《盛世百歲人》中,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書中記錄了155位百歲健康老人的幸福態度,他們曾是圍墾地里的赤腳醫生、湘湖磚瓦廠的工人、錢塘江邊的曬鹽工人、挑燈夜戰的挑花匠人……用勤勞和勇敢書寫蕭山人的新時代,更用百年芳華記錄著腳下“生長著的蕭山”的時代變遷,他們人人“C位”、個個出彩。可以說,書中以一個個“小切口”講述,展現的也是蕭山打造共同富裕基本單元,推進城鄉社區現代化建設的“大圖景”。

作為國家級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蕭山把養老服務作為重中之重,已連續多年列入民生實事項目。通過數字賦能,建設智慧養老系統,蕭山區構建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蕭山多壽星,與當地的“孝德”之風也有很大關聯。以黨灣鎮為例,當地除了啟動銀齡頤養民生工程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醫以及日間照料服務外,當地還建起了孝德館,通過實物、文字、圖片和影像等形式展示眾多身邊孝老愛親的感人事跡。當尊老孝親的文明之風在鄉村興盛起來時,不僅可以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精神動力,也讓生活的家園更加和諧美好。去年,黨灣入選“浙江孝賢”慈孝之鄉。(記者 郭燕 金婷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盛世百歲人 百歲健康老人 赤腳醫生 浙江孝賢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