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民生 > 正文

三甲醫院實現省轄市全覆蓋 安徽將民生底線兜住兜牢

這五年,安徽堅持人民至上、堅定攻克貧困堡壘,交上了一張有溫度、有力度的“民生成績單”。 48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把改變貧困的夢想變成現實。持續實施民生工程,“十三五”期間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6.4%和53.6%。每年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5萬人,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5%,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提前 3年實現全覆蓋,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扎實推進。三甲醫院實現省轄市全覆蓋,社保待遇水平穩步提高,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

亮眼“民生成績單”展現出黨對人民的“一汪深情”。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認識到,民生工作仍存在許多困難。一些地區經濟體量偏小,城市能級落差較大,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民生保障水平不高,人均教育投入、人均醫療資源、人均文體設施不足,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不強等。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建設百姓富的幸福安徽。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堅定不移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包容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讓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基本前提。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政策體系,加快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和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計劃,提高職工工資占生產總值和企業收益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拓寬城鄉居民經營性、財產性收入渠道,健全各類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機制,讓一切要素活力競相迸發。持續推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與鄉村全面振興相適應的政策體系,分層分類幫扶農村低收入人口。大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實施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培育行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開展創業安徽、技能安徽行動,積極發展新就業形態。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不斷提高勞動者增加收入的能力。

優化經濟布局,促進協調發展。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推動共同富裕的制約因素,持續促進城鄉區域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協調發展,是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尊重地區發展差異的客觀規律,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大力發展適應性產業和特色經濟,建立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發展布局。加強區域合作力度,推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各板塊“百舸爭流”新局面。順應城市發展新理念新趨勢,深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著力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加強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支持縣域發展特色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制造強縣、農業強縣、商貿強縣、文旅強縣。加快補齊城鄉基礎設施短板,奮力開創皖北振興新局面。

發展社會事業,增進民生福祉。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不斷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加大財政教育投入和機構編制保障,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推動“雙減”政策落實到位。加大“雙一流”高校建設支持力度,提升地方高校學科建設水平,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健康安徽,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城市醫聯體,不斷提高公共醫療服務水平。建設體育強省,推動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協同發展。完善養老服務體系,著力發展老齡事業和老齡產業。創新民生工程建設模式,加強和改善住宅物業管理,完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推進 “5分鐘便利店+10分鐘農貿市場+15分鐘超市”便民生活圈和15分鐘健身圈、閱讀圈建設。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完善幫扶殘疾人、孤兒等弱勢群體社會福利制度。建設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優化可持續社會保險制度,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注重解決困難家庭生活問題,將民生底線兜住兜牢。

完善社會治理,提升服務水平。實現社會有效治理,關系到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貫徹落實,關系到人民獲得感幸福感的提升,關系到城鄉基層的和諧穩定。面對新問題、新挑戰,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基層,使基層管理有職有權有物,為群眾提供更有效的服務和管理。將社會治理重心落到城鄉社區,健全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暢通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和各類主體參與社會治理制度化渠道。深化鄉鎮(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減輕基層特別是村級組織負擔,推廣鄉村治理積分制,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社會。整合城市治理資源,深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加快智慧社區建設,打造“網絡+網格”基層社會治理升級版。

初心不改,雖遠不怠。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切實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不斷刷新“民生成績單”,加快建設百姓富的幸福安徽。(徐 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