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那些核酸采樣亭功能上新了


(資料圖)

不少太原市民發現,街邊閑置的核酸采樣亭漸漸有了新功能。3月27日,趙女士在迎澤區雙塔西街和新建南路交匯路口看到,路北的核酸采樣亭換裝成紅色,寫著“太原市便民服務亭”;萬柏林區前進路北社區的核酸采樣亭已經改造成了兒童繪本借閱室,西礦街社區的核酸采樣亭定期為居民進行健康問診;杏花嶺區職工新街街道,核酸采樣亭成為微型消防點;小店區劉家堡鄉南馬村村委會附近的核酸采樣亭,改造成為愛心驛站……
    如何最大限度盤活閑置的核酸采樣亭,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太原還有哪些核酸采樣亭進行了改造?它還將經歷哪些改變?連日來,山西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核酸采樣亭大變身1 微型消防點 讓防火滅火措施落地市民身邊消防安全與民生息息相關。連日來,杏花嶺區職工新街街道創新消防安全工作,巧借核酸采樣亭打造了市場里、游園內、河道上的微型消防點,讓防火滅火應急措施落地百姓身邊,予民一份誠意滿滿的“安全大禮”。
    為了使核酸采樣亭改造的微型消防點接地氣、聚人氣,實打實地具有宣傳引導功能和便民惠民作用,職工新街街道工作人員積極尋找“外援”指導,與轄區消防隊相關負責人花費心思,巧妙進行布置,通過在亭身張貼醒目的宣傳海報,在亭內放置各類應急消防用品和紙質、二維碼等使用指南,安排所轄社區的安全員和消防員定期走進點內開展消防安全知識科普、發放消防安全彩頁、推送消防安全視頻,讓煥然一新的微型消防點成為了百姓身邊最“亮眼”、最“放心”、最“全面”的消防安全陣地。
    核酸采樣亭變身微型消防點以來,得到了轄區居民的廣泛關注,大家茶余飯后紛紛來到微型消防點打卡學習消防安全知識,上手演練消防應急器材的使用,與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一道學習消防技能、提升安全能力,同心協力筑起了最為嚴密的安全屏障。
    據了解,今年以來,杏花嶺區職工新街街道圍繞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這一主線,不斷加強社區消防安全教育、筑牢社區消防安全防線,積極運用宣傳欄、橫幅、海報、消防宣傳教育講座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大力普及防火、防爆、滅火現場急救護理等消防知識。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微型消防點的建設,以點帶面,將該項工作推廣至轄區9個社區,在提升城市品質的同時,用心深化安全文化,凝聚安全合力。”職工新街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2 便民服務亭、兒童繪本借閱亭 城市街頭獨特一景近日,在萬柏林區,很多太原市民發現,街頭閑置的核酸采樣亭變成了便民服務亭、兒童繪本借閱亭。這些核酸采樣亭被賦予了全新的功能,成了街頭獨特的一景。
    萬柏林區前進路北社區的核酸采樣亭重新“上崗”,成了兒童繪本借閱亭,孩子們可以在指定時間內來這里借閱繪本圖書。目前,社區已籌集《睡前故事》《妙想科學》《情景汽車》等一批精美的繪本圖書,靜候小朋友的到來。不少市民表示,核酸采樣亭的“身量”雖小,但只要善用就自有妙用,期待其他核酸采樣亭也能物盡其用。
    西礦街社區結合群眾實際需求,科學合理規劃,將原先設置的核酸采樣亭打造成了便民服務亭,聯合小井峪衛生服務中心,定期在這里為周邊居民提供健康問診、疫苗接種咨詢、疾病預防宣傳等公益健康服務。同時,便民服務亭有專人負責日常管理維護,還配備了便民藥箱,方便居民來此免費測量血壓或血糖。
    3 愛心驛站 為村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務在小店區劉家堡鄉南馬村村委會附近,核酸采樣亭變身成為愛心驛站,為村民們提供飲用水、圖書閱讀、健康知識宣教、急救醫療等服務。
    前來體驗的村民不在少數,“這地方我太熟了,就是以前做核酸常來的小亭子。”村民老劉點贊:“這樣一弄真的很方便,干農活經過可以進來喝水,手上劃破了也能進行簡單的包扎。”
    此外,愛心驛站為廣大村民提供各種大眾讀物、報刊,還有一些健康知識宣傳單頁,并進行定期更新。對樂于看書讀報的村民們來說,這個愛心驛站更是便捷。
    此次核酸采樣亭的改造,劉家堡鄉疫情防控部門積極與村委會溝通商量,聽取村民的意見建議,結合采樣亭廣覆蓋、可移動、設施較全等特點,改造為愛心驛站,進一步補齊農村急救服務、公共服務、文娛服務設施短板,為村民提供更為便捷和豐富的生活服務。
    兩會聲音
    聚焦閑置核酸采樣亭 代表委員熱議如何改造2023年1月,隨著新“十條”和“乙類乙管”政策的落地,街頭巷尾的核酸采樣亭逐漸停止使用。
    此前,按照“15分鐘便民服務圈”設置要求,每4000人至5000人設一個便民核酸采樣亭,優先設置在交通場站、農貿市場、大型商超、公園、物流園、城鄉接合部、居民區等人員聚集場所。太原市轄區內共布局核酸采樣亭千余個,產權歸屬有市級、區縣級和街道(鄉鎮),絕大多數為固定采樣亭。
    如何改造核酸采樣亭,物盡其用實現城市資源高效利用?在剛剛結束的太原市兩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紛紛提出各自的建議和提案。
    太原市正在推進“書香太原閱讀之城”文化品牌建設,至今已建成了覆蓋城鄉的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市共有市級圖書館1個、縣級圖書館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46個、街道綜合文化站54個、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742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655個,市域內建成20座城市書房。
    太原市人大代表、山西名黛健康事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蘆理,太原市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公共技術服務中心主任、研究員喬巖以及太原市政協委員、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趙愛斌都提出建議和提案,將部分核酸采樣亭改造成“圖書交換站”,增加圖書數量,讓居民在家門口也能方便借閱圖書。
    除了作為“圖書交換站”,代表和委員們也提出可改造為“報刊亭”。他們說,報刊亭曾是城市的亮麗風景線。近年來,太原市的報刊亭數量急劇減少,對部分核酸采樣亭進行改造,使其變身為報刊亭,不僅方便居民購買書報雜志,還能解決一部分的就業問題。
    在增加社會服務功能方面,太原市人大代表、太原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專職副書記郭俊明,太原市人大代表、山西海信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偉建議,千余個核酸采樣亭幾乎全部配備了冷暖空調、座椅等基礎設施,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設施,再額外增添充電飲水、宣傳書刊、消毒用品等,升級改造為“溫暖驛站”,為周邊居民群眾、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等奔波在路上的人提供休息、飲水、避雨等服務,向戶外工作者給予人文關懷。同時還可將部分核酸采樣亭改造為“志愿者服務亭”或“學雷鋒站”。
    大家表示,目前,太原城市志愿服務已經常態化,每年都會舉行為數眾多的志愿者服務活動,改造為志愿者服務亭,有利于促進志愿者活動更好地展開。另一方面,還可圍繞政策咨詢、法律援助、道路指引等社會服務提供便捷指引,把便民利民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除此之外,代表和委員們認為核酸采樣亭也能變為夯實基層醫療衛生基礎的場所,他們說太原仍有部分小區沒有自己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小區診所也不夠規范。下一步可以將部分核酸采樣亭升級成為配備一到兩名醫護人員的“健康診療站”,為患感冒、發熱、鼻炎等常見疾病的居民提供“就診+配藥”的“一站式”就醫服務,全力打造15分鐘醫療圈。同時可以在站內配置配齊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急救醫療包等基礎性急救設施設備,增添健康保障。
    市民建議可增加更多更合理的社會服務功能那么太原市民希望核酸采樣亭如何改造,增加哪些功能呢?連日來,山西晚報記者采訪了20余位市民,他們的建議多以增加社會服務功能、便于市民生活為主。
    變身“避風亭”,為戶外工作者提供休息的場所;變身“報刊亭”或“微型圖書館”,提升城市的文化內涵;變身“便民醫療服務點”,方便居民就醫……市民們提出的建議,多數與代表或委員們提供的不謀而合。
    在眾多建議中,市民曹女士提出希望核酸采樣亭變成“便民早餐點”,她說在寫字樓比較集中的區域,早餐車的數量有限,無法滿足上班族的需求,她希望政府能聯合太原市的快餐品牌,將部分社區閑置核酸采樣亭升級改造為早餐點,方便上班族購買早餐。
    除此之外,市民陳先生提出將部分核酸采樣亭變成“自助藥房”,他說有的小區附近沒有藥房,居民買藥特別不方便,增加自助藥房的功能,可方便居民買藥。
    他山之石省外核酸采樣亭的“變裝秀”在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羅星街道,核酸采樣亭進行了“變裝”。它們有的變身成公園里的快閃借閱亭,亭內設有繪本圖書,供免費借閱。有的變成馬路邊的暖心避風亭,面向外賣騎士、快遞小哥、環衛工人、交通勸導員等戶外勞動者,24小時免費開放。有的變身成小巷內的消防應急亭,在人員密集、火災易發,道路狹窄,消防車輛難以通行的區域設置消防應急亭,可幫助群眾自救。有的變身成生活圈的數智警務亭,既是群防群治、反詐宣傳的新陣地,更是矛盾糾紛的調解站、巡處勤務的警務點、便民服務的延伸點。有的變身成家門口的平安守望亭,針對部分小區入口沒有正式崗亭,保安、志愿者等工作、休息、值守沒有固定場所而定。
    在上海金山區,有的核酸采樣亭改建成“健康驛站”,為居民提供日常診療、代配藥、健康知識宣教、老年保健等服務。
    在長沙,核酸采樣亭改建成迷你“鄰里診所”。
    在天津,核酸采樣亭變身成社區開展各類公益服務的載體,有義診,有便民服務。
    

山西晚報記者 李飛飛 楊洲芬 通訊員 焦麗琴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