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建設太原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城市,提升龍頭帶動和區域輻射能力,打造省域醫學高峰。這是省政府近日發布的《山西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23-2025年)》確定的重大事項。
建設太原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城市,帶動中部其他4市協同發展。為太原合理預留床位增長空間,用于定向承接放大國家優質醫療資源,提升床位質量、提升發展能級,提升龍頭帶動和區域輻射能力。推進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建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山西醫院(山西白求恩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山西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山西醫院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爭取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與太原市中心醫院合作共建項目等納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
加強山西白求恩醫院、省人民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和省兒童醫院的感染性疾病科建設,床位設置各不低于100張。太原建設1所一定規模的傳染病醫院作為區域傳染病應急救治醫院,床位數不少于500張。依托省煤炭中心醫院,建設1所省級應急醫院,承擔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治任務。依托太鋼醫院燒傷急救中心、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放射醫學與環境醫學研究所,進一步提高職業中毒、食物中毒、意外傷害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救治水平。在太原建設1個衛生應急綜合基地,強化移動醫院、移動實驗室等機動化、車載化、箱組化應急處置裝備建設。
晉中、陽泉、忻州、呂梁適度增加床位資源規模,主要用于承接太原中心城區醫療資源疏解,推動市辦醫院強專科、差異化發展。
《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與我省區域戰略定位相匹配、有力支撐全面推進健康山西建設的全人全程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縣域常住人口范圍內65%的患者在基層就診,90%的患者在縣域內就診,全省患者外轉率下降到7%以下,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的合理就醫秩序,群眾健康水平持續提升。(何寶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