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閱讀提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今年以來,我省堅持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持續擴大政策覆蓋范圍,進一步優化就業服務,加強創業扶持,扎實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抓好重點就業群體就業,打出了穩就業擴就業“組合拳”,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云梯”助力提質量 做優就業平臺
“大家好!歡迎來到2022山西·太原人才智力交流大會云洽談的主題活動……本場我們組織了35家企業進行云洽談。下面請富士康精密電子煙臺有限公司進行宣介……”在11月15日省外名優企業專場招聘云洽談會上,主持人向求職者和企業介紹相關情況。
山西·太原人才智力交流大會是我省連續舉辦十一屆的全省性、綜合型人才智力交流活動。因疫情原因,今年的大會改為線上系列活動,采用“互聯網+”就業服務模式,為企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和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搭建平臺。企業負責人變身主播輪番上陣,與求職者“云端”交流。在直播宣介的同時,主辦方也為用人單位同步開設線上遠程面試洽談室,最大程度還原線下面試方式,提高對接成功率。
交流大會是我省優化就業平臺的一個縮影。今年,一系列穩就業、促就業政策在我省延續落地落細實施,從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多部門協作搭建就業信息平臺,推動重點群體就業,到完善重點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機制,建設“三場三站一平臺”體系,拓寬勞務輸出渠道,全方位穩定就業大局。1月-11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5.36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100.8%。
我省將“抓好省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重點民生實事之一。以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為基礎,開展“政策宣傳、招聘服務、就業指導、創業服務、職業培訓、困難幫扶”六進服務,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向前延伸,提質增效;以“實名制”登記服務為抓手,全覆蓋建立聯系,“一對一”組織對接,為有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131”精準幫扶。截至11月底,全省登記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11萬人,開展“131”服務13.45萬人次,已幫助6.02萬人實現就業。
除了就業援助月、就業援助暖心活動,我省還持續開展了重點社區(村)就業幫扶行動。通過建立重點幫扶對象臺賬,因人施策開展幫扶。“今年,為有效應對疫情影響,我們增加了30%的重點社區(村)。截至11月底,在全省確定2682個重點社區(村),35.55萬名幫扶對象,其中實施幫扶34.63萬人,實現就業30.60萬人。”省就業局職業介紹處副處長樊帥飛介紹。
健全體系優存量 精準就業服務
就業服務是穩定擴大就業、化解摩擦性失業的重要手段。深入實施就業服務質量提升工程,統籌開展好各類就業服務專項活動,有利于提高市場匹配效率。
11月5日-30日,2022山西·太原人才智力交流大會系列活動,推介就業創業政策信息42條、職業技能培訓精品課程13個、優秀創業項目56個。同時有5.9萬人次通過山西人才網,瀏覽獲取政策資訊、職業培訓、創業服務等信息,線上點擊量19.3萬人次,實現線上服務“不打烊”。
這幾年,我省不斷創新拓展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就業服務體系,在勞動者與企業間架起金橋。圍繞“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匹配”,加快推進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和智慧化升級,做好崗位信息智能匹配、精準推送,截至目前,全省系統用戶數5367個,系統入庫總人數838萬人。圍繞“一對一”精準服務,堅持省市縣三級聯動、線上線下結合、省內省外海外一體,推進“10+N”“惠民生促就業”“鄉村振興”三個系列的公共就業服務專項行動。
在完善“三場三站一平臺”體系建設上,我省充分把握靈活就業、零工經濟發展新趨勢,通過選址新建、改造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現有場所、開通線上零工市場等方式,在全省建立68個零工市場。同時,有序推進鄉鎮(街道)就業服務站建設。目前,全省1367個就業服務站共采集錄入農村勞動力就業信息708.2萬條,為推動農民務工就業穩規模、強技能、提質量提供了數據支撐。
市場主體是吸納就業的主渠道,每一個主體背后都有一個小群體的就業。為此,我省持續健全重點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機制,設立重點企業用工服務專員,收集企業招工需求信息進行全覆蓋式就業宣傳,并運用組織招聘、勞務派遣、余缺調劑等渠道,提供精準幫扶。截至11月,省就業局幫助2016家次重點企業解決用工需求1.96萬人。
“我們主動對接工信、商務等部門,跟進了解企業用工需求,細化服務企業招工用工具體舉措,緩解企業招工難問題,挖掘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崗位潛力,穩定就業崗位、擴大就業容量。”省就業局職業介紹處二級調研員張海波說。
多方發力擴增量 創造就業機會
“下面我介紹一下公司的‘保利星火啟航項目’,外派人員三年收入預計35萬45萬元人民幣,且山西戶籍生源培訓費全額補貼。我們赴日加工制造項目,合作的都是知名企業……”“這個工簽項目看著不錯。我先投個簡歷。”勞務派遣專場招聘云洽談會上,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的董衛瑋聽了中國中輕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的介紹后,用手機投出自己的簡歷。
近幾年,在大規模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推動下,我省勞動者就業質量穩步提升,就業半徑逐步擴大。為穩定就業增量,省就業局進一步開展省際勞務協作,將認定的114家勞務服務工作站及其服務的48440名山西籍外出務工人員納入“外出務工人員信息服務平臺”管理,并通過工作站開展崗位信息收集、職業介紹、勞動權益維護等工作。
多渠道輸出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重要手段。省就業局牽頭制定《關于推動農民務工就業穩規模、強技能、提質量的實施方案》,構建“省際輸出就業、省內轉移就業、在鄉創業就業”3類政策體系,持續推進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增收。截至11月底,全省農民務工就業規模634.71萬人,規模總量達到年度600萬的目標。
創業具有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我省通過簡化創貸工作流程、降低創貸反擔保“門檻”、擴大創業擔保貸款規模等,鼓勵支持科研人員、大學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投入創業創新。同時,增設縣級創業融資服務工作站,完善省、市、縣三級創業融資工作服務體系;推動創業擔保貸款全額貼息惠民政策落地,為符合條件的各類創業者提供相關擔保服務。截至目前,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000萬元,扶持創業300戶,帶動就業664人。
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快速成長,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求職者可選的職業也快速向多元化、多維度發展。“今后,我省將持續打造‘山西星火項目創業大賽’的品牌效應,更加注重對電商、網絡直播等多樣化自主就業、分時就業和模式創新新業態就業的支持,發掘一批創新型企業和項目,培育一批創業主體,在全社會營造就業有為、創業有功、共同致富的良好環境。”省就業局創業指導處副處長孔霞表示,“同時,密切跟蹤重點行業、群體、區域就業變化,加強重大政策就業影響分析,動態捕捉風險苗頭,提早預判風險走勢,加強政策儲備。”
本報記者張麗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