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成立黨支部后,無物業小區有了“主心骨”,老舊小區有了“帶頭人”……不久前,老軍營街道黨工委為32個新成立的小區(網格)黨支部授牌。在小區,這些黨支部發揮黨組織作用,積極聯系黨員群眾,提升基層凝聚力,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尺”。
小區有秩序
(資料圖片)
“嘩嘩——”在桃南一社區康樂街46號院,居民常常看到一位老人拿著工具清掃大院。他是85歲的王建平老人,曾擔任太原市煤氣化公司黨校校長,是一位已有58年黨齡的老黨員,該小區成立黨支部后,他擔任支部書記。
以前,提及46號院,大家都紛紛搖頭。該院90多戶居民分別來自3家單位,有的單位有物業管理,有的沒有,所以多年來,該院各類矛盾較多。
有一次,因種種原因,院里垃圾堆成小山。王建平與社區協調后,最終由街道出面解決了院里垃圾堆積的現象。院內無保潔人員,王建平老人便自費購買清潔工具,打掃院子和大院活動室。他還發揮自己的宣傳特長,找來小黑板,半個月出一期黑板報,宣傳黨和國家的最新政策,以及時事新聞。王建平威信高,鄰里們遇到糾紛、需要寫材料也常常找他求助。
“小區成立了黨支部,我們這些老黨員更要發揮余熱,起到先鋒帶頭作用!”老人懇切地表示。
民聲有通道
最近,新南二社區的中日化小區正在建設“紅色長廊”,建成后,這里將成為黨支部交流學習、居民溝通思想的重要陣地。每天一有時間,網格黨支部書記張健生和支委們就去現場看看,聽取居民意見,監督施工質量。
該院黨支部成立后,積極反映老百姓的需求,成為“民聲通道”。有一次刮大風,該院商鋪二層的一塊大木板搖搖欲墜。聽到居民反映后,黨支部將這一問題反映給物業管理部門。很快,物業調來吊車,修復了現場,解除了這一安全隱患。
該小區一號樓的臺階比較高,黨支部成員觀察到,該樓使用輪椅的老人比較多,這么高的臺階成為他們出入的“攔路虎”。幾天前,黨支部找來工人,在一層修筑緩坡,解決了輪椅出行的難題。
為了避免電動車入樓充電帶來的安全隱患,黨支部積極向物業部門反映,該院建成可充電的電動車存車棚,既方便了騎行者,又解決了安全問題。
“小區成立黨支部后,感覺大家有了‘新家’,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我們的意見也能更順暢地被重視和解決!”居民紛紛夸贊。
服務有溫度
勁松社區鐵三局宿舍剛剛成立了黨支部,便聯系駐地商家,為老人解決換季洗衣后顧之憂,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桃南一社區的市煤運宿舍有一幫熱心老黨員,由于該小區無物業服務,他們在社區支持下成立物管會,為居民解決生活中的諸多煩惱。前一段時間,該院地下室管網破裂,又是這些老黨員出面協調維修,為居民排憂解難。有了這些熱心老黨員,該院居民關系和諧,每逢過節,院里掛起國旗,打掃一新,其樂融融。如今,該院成立了黨支部,物管會主要成員擔任黨支部書記和委員。該小區黨支部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立足居民利益,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桃南二社區,省建小區、天泰公寓小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小區成立了黨支部,支部成員全部為思想覺悟高、有服務意識的老黨員。“我們將發揮黨組織作用,成為溝通居民的橋梁!”
“退休13年了,加入小區黨組織,能繼續為大家服務,發揮余熱,感覺自己的生活有了方向!”濱河一社區73歲的老黨員王喜牛說。
治理有效能
老軍營街道黨工委書記介紹,街道此次為32個小區(網格)黨支部掛牌,推行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模式,突出黨群服務,是對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有益探索。
該街道老舊小區多、人口密度高、治理難度大。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街道把黨建引領小區治理作為突破口,推選退休老黨員、社區干部擔任黨組織書記,將居民黨員、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編入小區黨組織。通過優化組織構架、保障實體運行,進一步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一段時間以來,小區(網格)黨支部黨員帶頭參與小區管理和志愿服務、帶頭擔當奉獻,讓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身邊有黨、黨在身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