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迎澤區老舊小區改造現場。本報記者姚凡攝
開欄語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從今日起,本報開設《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專欄,多形式、多角度宣傳報道我省各地各單位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本職崗位、扎根基層一線、認真履職盡責的生動實踐。
通過記者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采訪,展示各行各業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風貌,進一步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城鄉社區、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進校園、進各類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從而激勵廣大干部群眾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全方位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為太原市的中心城區,迎澤區的老舊小區多、人口密度高、治理難度大。自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該區把黨建引領小區治理作為突破口,通過優化組織架構、保障實體運行,進一步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形成睦鄰愛鄰、守望相助的社區治理共同體,為實現有溫度的基層治理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中,近日,記者走進太原市迎澤區,探尋一個個小區蝶變的精彩故事。
組織架構咋搭建?打造“家門口的黨建工程”
“今天我特意穿上紅色的衣服,來見證小區黨支部的成立。退休十幾年了,一直想為黨再做點事情,現在好了,我們有了‘新家’,更能凝心聚力再出發!”在迎澤區迎澤街道雙塔西街一社區醫藥小區黨支部成立大會上,老黨員張力高興地說。
自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迎澤區把小區作為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積極打造“家門口的黨建工程”,把支部建在小區里,全面吹響“紅色小區動力支部”應建盡建的號角。
“這是一次黨建引領下的城市小區治理實踐。我們探索構建‘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組織—樓院(微網格)黨小組’的三級組織,搭建了‘街鎮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組織+樓院(微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聯動機制,以黨的組織體系重構優化網格治理體系,進一步織密組織體系,夯實黨建基礎。”迎澤街道黨工委書記蘇國清表示。
迎澤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由各街道黨工委牽頭抓總、統籌協調,黨員群眾積極參與,選出了小區黨組織書記、專職委員、黨小組長和黨員中心戶。小區黨員們帶頭參與小區管理、帶頭志愿服務、帶頭擔當奉獻,讓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身邊有黨、黨在身邊”。
幸福指數咋體現?堅持為民服務為第一要務
組織架構建起來了,如何使小區黨組織實實在在地發揮作用?迎澤區聚焦為民服務這項具體工作,通過陣地建設、黨員下沉等方式,確保小區黨組織實體化運行,提升治理效能,暢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這次改造解決了我家地下室漏水、墻面返潮、墻皮脫落等問題,我真切感受到了方便與舒心。”
“原來小區內的停車位少、地下管網老化,還有違規搭建較多,這次進行了全面整治,環境一下就變好了!”
“感謝社區為我們打造的‘新家’,讓我們有了學習、活動的場所,真真正正把支部建到了家門口,把服務送到了居民的心坎上。”
……
橋東街道居民提起小區的變化,連連稱贊。如今的小區,道路寬敞了、停車方便了、環境更美了……居民們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幸福指數在老舊小區改造中不斷“升級”。
如何更好地服務居民?迎澤區在黨建陣地建設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橋東街道黨工委書記暢秀峰表示,街道為發揮小區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建立了以基層黨組織為中心、黨員為骨干,以及社區工作者、居民代表、駐地單位等多元群體為支撐的黨建陣地,讓小區黨員亮身份、做承諾,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服務居民,切實提高小區居民的獲得感。
為提升基層治理能效,該區把居民最關心的問題擺在首位,各街道、社區黨員干部來到基層,認真聽取居民意見。通過黨建引領,聚焦共建共治,凝聚黨員力量,讓黨員“沉”下來,讓資源“活”起來,讓居民“動”起來,讓服務“優”起來,讓治理“精”起來。
治理效能咋提升?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居民小區連著千家萬戶,是社區治理的重點也是難點。面對小區服務水平不高、管理混亂,特別是老舊小區物業“懶得管”、居民“不服管”、職能部門“很難管”的難題,迎澤區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狠抓自治機制建設,完善小區議事協調機制,努力提升治理效能,暢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該區組織“微網格員”配合網格員工作,通過“走、看、談”,實現小區內“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重點時段”全覆蓋;黨員骨干包聯10到15戶居民,通過定期走訪,掌握動態情況,并同步建立風險隱患、困難群體“兩本賬”,按照“支部議、逐級報、提級管”閉環機制,及時解決問題,做好關懷幫扶,不斷提升小區治理實效。
廟前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文進介紹,街道組織小區黨員簽訂承諾書,建立平急轉換機制,分別為黨員設崗定責。組織黨員平時亮出身份、參與治理、服務群眾,在疫情防控、治安防范、環境整治等方面,做到聞令而動、迅速集結、就地轉崗,為基層治理工作注入紅色力量,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記者了解到,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迎澤區336個小區通過建立業委會(物管會)、召開懇談會和議事會等方式,邀請片警、律師、黨員、居民代表等參與,就大家關心的事情,一起商議、共同解決,先后解決了熱力管道年久失修、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私搭亂建、安裝充電樁、老舊小區改造等熱難點問題640件,居民小區治理效能有了明顯提升。
如今,迎澤區通過深化小區黨建,基層治理更高效、更有溫度,小區內鄰里和睦、氛圍和諧,居民們對小區黨支部更加信任,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黨建引領下的小區治理,“迎澤樣本”完美呈現。
本報記者姚凡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