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他是一名退役軍人。2002年以來,他帶領村“兩委”將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改變成綠樹紅花、恬靜優美的“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村人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村民人均年收入如今近2萬元。
他就是榮膺全省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山西“最美退役軍人”的太原市迎澤區郝莊鎮董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建明。
金秋時節,記者來到了位于太原市東山上的董家莊。平整干凈的石板路街道、新穎的LED路燈、坐落有序的農舍、五彩繽紛的格桑花……一派清新的鄉村韻味。
聊起村莊的變化,古稀老人張狗伴動情地說:“村里眼下的好光景,多虧有一個好帶頭人!”
2002年,從部隊退役回到村里的李建明,被村民們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不忘幫助鄉親早日擺脫貧困、過上美好生活的初心,堅持“要想富先修路”理念,首先解決村民出行難題。不料修路中,因為拓寬路面需要村民將院子往回縮,村民齊聚村委會表示反對,李建明便入家進戶做思想工作。有一次,他到一戶村民家做工作,人家不讓進門,他不急不惱一次次登門,終于說服這戶村民縮回了院子。經過他不懈努力,不久,一條寬闊平整的村莊街道展現在村民眼前。
“路的問題解決了,李書記又著手解決村民吃水難題。”張狗伴老人說,以前董家莊村村民每天凌晨3點起身,去1公里外的山腰上排隊擔水。李建明聯系相關部門,在村里打了一口深井,給每家每戶通上自來水。
為了照顧村里留守老人,李建明積極協調建起了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免費為村里老人提供一日三餐。他笑著說:“我就是他們的兒子。”村里還建起休閑健身廣場、便民服務中心,順利完成“煤改電”工程。近兩年,李建明又在村里進行美麗鄉村提檔升級改造,開展綠化、硬化、凈化、亮化、美化工程,啟動雨污分流系統建設,使污水入管、雨水入河,全村實現移動網絡覆蓋……
村民致富,離不開產業的發展。過去董家莊靠采煤挖石,生態植被遭破壞,村民紛紛外出謀生。李建明與村“兩委”干部團結一心,謀出路、求發展,決定利用地處近郊的優勢,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走綠色發展之路。他們積極響應國家退耕還林政策,開展荒山荒坡治理,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山綠了、水清了、鳥飛回來了,董家莊自然生態得到根本性改變。
2015年,經過多方招商引資,董家莊村與山西東林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太原市首家集精品民宿、特色餐飲、文化休閑、綠色康養于一體的生態休閑田園綜合體項目——森棲小鎮,在董家莊建設生態修復休閑體驗區、生態民宿區、生態文化區、生態農業區,為市民提供一個休閑、度假、游玩之所。
2019年,森棲小鎮一期項目完工。試營業期間,別致的民宿、精巧的小湖、嬉戲的白鵝……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打卡”,累計接待15萬多人次,帶動村集體收入60多萬元。村里為村民提供了護林防火員、保潔員等就業崗位,村民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村民除就近打工外,每年還通過村經濟合作社獲得分紅。目前,以康養度假和民俗街巷為重點的森棲小鎮二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
每天一大早,村民劉萍萍就步行幾分鐘來到森棲小鎮。她在小鎮的餐飲部當服務員,老伴兒負責山上的綠化工作。她說:“我們兩人每月各有3000元的固定收入,年底還有獎金,日子越過越好。”李建明向記者透露董家莊村下一步的打算:在村民自愿的情況下,村委會對其宅基地進行返租,增加村民收入。同時,統一對村中老房舊舍進行外墻立面改造,將董家莊村打造成一個文化底蘊濃厚、絢麗多彩的美麗村莊。“讓村民留在家鄉就能過上富裕生活,這是我堅定不移的奮斗目標。”
本報記者李兵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