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太忻雙碳產業園規劃展示館已經封頂。本報記者姚凡攝
從太原驅車一路向北,半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就來到太忻大道(太原段)第五標段施工現場。6月30日,驕陽似火,這里卻依然是一派忙碌景象,車輛如梭、機器轟鳴,工程建設者施工正酣……太忻大道(108國道改造工程)進入收尾沖刺階段。
建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是加快實施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北引擎”的重大戰略,太原片區確立了“一年見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勢、十年成城”的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兩萬余名建設者晝夜施工,用“太忻速度”建設的項目成果,為太原發展的“北引擎”注入強勁動力。
大盂啟動區建設:提速
“太原片區把大盂產業新城作為突破口先行建設,是引領經濟區發展的重要戰略節點,打基礎、建機制、抓項目,通過下好‘先手棋’帶動‘一盤棋’。”省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楊俊民表示。3月9日,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指揮部正式成立,兩萬余名建設者以參與者、拓荒者的使命感晝夜奮戰。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強勢起步的態勢已經形成。
據了解,大盂產業新城規劃可概括為“一中軸、兩方城、四組團”的空間格局?!耙恢休S”是指依托中央公園,形成集管理總部、科技研發、服務咨詢、商業商務、文化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發展中軸;“兩方城”是指北部“活力”方城和南部“智造”方城;“四組團”是指兩方城周邊布局的四個產業組團。
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總規劃師王鵬介紹,大盂產業新城規劃總用地76.8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總用地28.4平方公里,核心區總用地4.6平方公里。到2035年,大盂產業新城將建設成為新興產業集群,成為具有強大輻射帶動作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極。
記者了解到,大盂產業新城今年分批實施道路交通、市政配套、防洪排澇、中央景觀綠軸等4類、32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太忻大道、核心路網、市政配套等工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預計7月份將陸續竣工具備服務功能。
基礎設施建設:快速
在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這片發展熱土上,企業猶如一棵樹,它的成長需要良好的土壤、陽光。
記者在大盂污水處理廠項目部看到,這里的基礎工程、結構工程、機電安裝工程工期精確到天。污水處理廠位于太忻經濟區大盂核心區西南側,占地301.5畝,設計日污水處理能力為20萬噸/日。污水處理廠建設單位負責人王紀恩介紹,該工程于3月17日開工,目前單體主體結構完成85%,二次結構完成53%,機電安裝完成40%,預計7月底通水。
在道路建設方面,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按照“時間不斷、空間占滿”總要求開展核心路網建設,大盂產業新城核心區先行實施了“六縱四橫”道路建設。
太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設項目服務保障科負責人曹東暉介紹,大盂產業新城道路規劃紅線寬度為30~50米,全長28.43公里,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雨污水管道、電力管廊、橋梁、路面、綠化等專業管線的敷設。該工程于3月11日全面開工,按照起步即沖刺、開工即決戰的要求,全力推進各項工程進度。
目前,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高標準建設的污水處理、環衛、供水、供氣、供電、供熱系統正在加速完善。
楊俊民坦言,到2035年,大盂產業新城將被建設成為公共設施功能完善、綜合交通便捷高效、生活空間活力宜居的產業新城,逐步打造成為融入京津冀和服務雄安新區的重要平臺。
高質量項目落地:加速
走進新城內的陽曲縣轉型發展產業園標準化8號廠房,電腦上一幅掃描圖像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依靠3D掃描成像技術、物質識別技術、全車掃描技術等先進科技,速通式貨物車輛檢查系統不僅可以精準檢測到集裝箱內的貨物,甚至箱體夾層空間也顯示得清清楚楚。
中泰元科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艷東表示,速通式貨物車輛檢查系統是全球首創的3D速通式X射線車輛貨物安檢產品,可百分之百滿足貨物和車輛的安全需求。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出口到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等國家。
和中泰元科一樣,在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一批批科技含量高、發展效益好的大項目、好項目正加速落地。楊俊民介紹,目前,初步謀劃的寧德時代電池材料產業、深圳惠科新材料、顯示器模組生產基地及5GW清潔能源電站、太忻雙碳產業科技園等14個重大項目已經完成預選址。其中,科創驅動中心、太忻雙碳產業園已經開工建設。位于太忻雙碳產業園的規劃展示館已經封頂。
太原市促進外來投資局總經濟師郭艷芳表示,為加快推進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項目建設,創優投資環境,太原市新設立13億元招商引資專項資金,為高質量招商引資蓄勢增能。目前,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招商引資在談項目89個,總投資額965.16億元;已經簽約項目84個,投資額達646.3億元。
新興產業項目正在為“北引擎”持續增添新動能。
本報記者姚凡 實習生張淵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