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正文

廣東金融2021年“成績單”彰顯經濟活力 流動性供給較充裕

日前,廣東金融“成績單”出爐。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公布的2021年廣東金融統計數據主要指標顯示,截至去年12月末,廣東本外幣貸款余額22.22萬億元,同比增長13.6%。業內人士表示,這一增速說明廣東經濟仍有較大活力,流動性供給較為充裕。廣東數據公布之前,人民銀行總行公布了2021年全國金融統計數據。分析認為,金融數據已進入見底回升階段,預計貨幣政策將持續發揮作用,促進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流動性供給較充裕

貸款增速匹配經濟體量

廣東2021年貸款增速13.6%,較全國貸款增速11.3%高2.3個百分點。

“廣東貸款增速高于全國并不意外。”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港澳臺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指出,經濟是金融發展的基礎,經濟總量占據全國第一的廣東,必然要求金融發展要與經濟發展相匹配;同時,金融業的發展又能有效促進經濟進一步健康發展。

記者梳理發現,由于2020年基數較高,2021年廣東貸款增速、增量較2020年有所下降。截至2021年末,廣東本外幣貸款余額22.22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9個百分點。

對此,任志宏解讀道,一方面,廣東貸款投放仍在中高速增長區間,保持兩位數增長;另一方面,2020年疫情處于高發階段,常態化的經濟金融刺激多措并舉,2021年貸款增速比2020年同期低2.9個百分點“屬于正常的經濟金融指標修復產生的偏離”。

2021年廣東貸款增加了2.66萬億元,比2020年少增1131億元,比2019年多增4623億元。對此,任志宏指出,這一指標與疫情之下經濟金融脈沖式運行曲線有關,“隨著廣東工廠開工率、景氣指數逐步回暖,這一指標也會逐漸恢復常態。”

住戶貸款增1.07萬億元

小微企業、個體戶經營顯活力

數據顯示,2021年末,廣東企(事)業單位貸款比年初增加1.56萬億元,同比少增194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57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12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2260億元。

在資金供給相對寬裕的情況下,企業更多選擇成本更低的票據融資。任志宏認為,票據融資成本相對更低,票據融資的增加,一方面滿足了企業流動性資金需求,另外一方面有助于企業降低綜合融資成本。“這一點對于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改善十分有意義。”

2021年末,廣東住戶貸款比年初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51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56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9156億元。

住戶中長期貸款增長主要反映出中長期經營性貸款的增長,體現了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經營活力,以及信貸資源正不斷向其傾斜。“這是一個非常健康的信號。”任志宏指出。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還披露了2021年廣東存款數據。去年1—12月,廣東存款增加2.55萬億元。截至去年12月末,廣東本外幣存款余額29.32萬億元,同比增長9.5%。

全國社會融資“回溫”

貨幣政策將持續發揮效果

廣東金融統計數據公布前,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公布了2021年全國金融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21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95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多增315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2021年人民幣貸款投放量創新高,正是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的體現。

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連續兩個月回升,成為全國金融統計數據一大看點——12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0.3%,高出上月0.2個百分點。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金融數據已進入見底回升階段,正逐漸“回溫”。

廣義貨幣(M2)數據也較為亮眼——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38.29萬億元,同比增長9%,增速比上月末高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1.1個百分點。

對于M2增速回升、增速創過去9個月新高,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解讀道,一方面,央行于去年12月15日降準0.5個百分點,有助于提高貨幣乘數,從而加強貨幣派生效應;另一方面,財政加大支出力度,12月財政存款減少約1萬億元,比2020年同期多減700多億元,起到了加大貨幣投放作用。

近段時間,央行已經實施了降準、降低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引導銀行降低1年期LPR報價、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專項再貸款,部署了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的后續安排。

“未來,這些政策將持續發揮效果,貨幣、信貸政策會繼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制造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精準支持力度,促進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溫彬表示。(記者唐柳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廣東金融 成績單 經濟活力 流動性供給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