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深入推進交通與冶金融合協同發展 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為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現代冶金產業,深入推進交通與冶金融合協同發展,搭建跨行業學術交流合作的高端臺,9月4日,交通、冶金融合發展學術報告會暨《現代交通與冶金材料》期刊首發儀式在南京舉行。會上,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以及盧春房、干勇、吳光輝、毛新等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分別作主旨報告,認為“交通”和“冶金”二者聯系密切,互為支撐發展。

冶金材料是交通發展基礎

“曾經,鋼材的應用開啟了交通運輸發展新時代。”翁孟勇表示,現代交通業某種程度上是在現代煉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使用更耐久的鋼鐵,一些構造物使用壽命更長,鋼材的發展逐步改變交通運輸的面貌。用好鋼鐵,發揮好這一優勢,對交通運輸業提質升能非常重要,交通強國建設也給冶金發展提供了機遇。

10年來,中國橋梁以每年3萬多座的速度遞增,建成了一大批世界級的重大橋梁,已成為世界橋梁大國。在毛新看來,從跨江河到跨海,隨著橋梁工程主跨不斷增大,橋型多樣化,橋梁用材發展到高能橋梁鋼。鋼的強度、韌、屈強比、板厚、工藝、組織類型要不斷發展,同時,低殘余元素是生產高能橋梁鋼的必要條件。

“交通領域鋼材的使用空間還待提高,潛力還非常大,這也要求鋼材質量不斷升級。”毛新說,未來橋梁建設條件更復雜,規模尺度和自然災害條件將顛覆以往工程范疇,橋梁用鋼鐵材料必將朝著高能、長壽命、輕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實現橋梁行業“健康、綠色、長壽”。

干勇說,以冶金材料為代表的關鍵基礎材料,在我國交通強國建設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物質基礎及戰略支撐作用。

我國一系列交通發展成果的不斷涌現,都離不開冶金材料的創新和突破。在運載交通工具向輕量化、高能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冶金材料產品品種質量不斷改善,生產工藝技術與體系逐步健全,滿足了現代交通技術及工具創新發展的內在需求。

交通行業對冶金材料的需求越來越大,技術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各產業發展需要更加先進的冶金材料。

“比如在新能源汽車方面,輕量化車體、安全件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和核心技術,亟需突破超高強度鋼、鋁合金板材、抗疲勞高導熱鎂合金、稀土鎂鋁合金、高端模具鋼、齒輪鋼等生產技術,通過多材料混合應用,實現車身輕量化和高碰撞安全,從而大幅提升續航里程,支撐我國汽車工業由大到強的轉型升級,打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干勇說,要注重解決核心材料生產應用技術開發等問題,推進材料的應用技術創新發展。開展創新應用技術研發和示范,以應用推廣帶動核心技術及產業競爭力提升。

高鐵對材料提出新要求

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各種交通運載工具、交通工程使用冶金材料的數量和品質都在快速提升。

年來,我國鐵路特別是高速鐵路得以快速發展,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盧春房表示,我國高鐵技術總體發展趨勢應集中在更快、智能、綠色、經濟4個方面。

在世界主要高速鐵路國家的最高運營速度和最高試驗速度表中,中國鐵路高速動車組的最高運營速度達到每小時350公里,位居世界首位。高速鐵路運營速度的提升包括既有高速鐵路提升和新建高速鐵路提升兩種類型。“我們需要通過持續深化技術創新,不斷提高新建高速鐵路的運營速度。另一方面,我國開通運營的大多數高速鐵路最高運營時速仍為200-300公里,只有少量高速鐵路按時速350公里運行,通過技術升級改造提升既有高速鐵路的運營速度也是我國高速鐵路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盧春房說。

未來,更快高鐵仍是我國鐵路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據研究試驗成果推斷,目前輪軌高鐵的最高商業運行速度不宜超過時速400公里,原因在于環保節能和旅客舒適度的需要。我國也尚未構建完善的時速400公里高速鐵路技術標準體系,實現輪軌高鐵時速400公里運行需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標準制定和發展節能降噪技術。同時,我國已進行時速600公里磁懸浮技術的研究并已生產樣車,并且正在研究的時速800-1000公里低真空管道超高速技術,也即將展開實驗。這一切,對輕質高強材料要求越來越高。

世界經濟快速發展,包含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服務的智能高鐵成為世界高速鐵路發展的重大趨勢。“總體來說,高鐵技術發展任重道遠,只有創新,才是打開勝利之門的鑰匙。”盧春房表示,與普通鐵路相比,高速鐵路投資規模大、技術難度高、收益回報周期長、運營維護成本高,對任何國家及鐵路運營企業來說,其高昂的成本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必須加大高速鐵路經濟相關技術的研究力度,為推動高速鐵路持續健康發展,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大飛機引領先進材料發展

“十三五”以來,我國自主研發出眾多輕量化、高能的產品及器件,并成功應用于航天、海工船舶、軌道交通、汽車等領域,促進了運載交通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材料對商用飛機成功贏得市場極其重要,民用飛機的快速發展也在助力材料升級。國產C919大型客機被認為對整個產業的帶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商用飛機發展目標是安全、經濟、舒適、環保,對材料要求輕量化、高可靠、長壽命、高效能、綠色環保。”中國商飛公司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是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圍繞大飛機引領先進材料發展,他表示,材料是飛機制造的物質基礎,決定了飛機機體結構的制造成本,材料是商用飛機“供應鏈安全”上的一個重要環節,先進材料的應用是航空技術發展和進步的最重要推動力之一,主制造商肩負“應用”和“引領”的責任。

“一代飛機,一代材料。機身主結構材料向安全可靠、輕量化、強韌化、經濟環保方向發展,材料的更新換代驅動了航空飛行器在飛行速度、可靠、低成本、高效率和設計空間最大化等方面的轉型升級,是航空業發展和進步的基礎。”吳光輝說,希望通過大飛機對先進材料的需求牽引和產業帶動,到2030年,顯著提升國產先進材料的能、生產裝備和工業化水的國際競爭力。

“冶金業的發展水直接影響著交通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工具的質量、效能和壽命。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構建,運輸結構的調整優化,也有利于冶金行業降本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理事長史和說,江蘇既是交通大省,又是冶金大省,希望通過交通與冶金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產業關聯度,著力擴大產業聯系效應,努力營造交通與冶金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優質營商環境,不斷拓展兩個行業融合發展的新空間。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