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邢臺打造宜居宜業智慧城市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打造西部‘最美大花園’”“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全域人居環境整體提升”“智慧城市管理”……宜居宜業成了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

人有“人品”,城有“城品”,每一座城市都是一本內涵豐富的書。新時代的今天,邢臺這座擁有3500年建城史的城市,盡管環境宜人、出行順暢、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然而,放眼未來,建設“品質城市”,是一個必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命題。

如何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如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如何提升城市品質?來聽聽他們怎么說。

向美而行高質量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市人大代表,信都區南石門鎮南小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賈長虹長期扎根基層,農業、農村,始終沒有離開他的關注視線?!墩ぷ鲌蟾妗分刑岢觯?ldquo;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推動全域人居環境整體提升”等內容,讓他感到很振奮。

“高質量推動農村人居環境,讓農村生態美起來、環境好起來,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賈長虹認為,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應規劃先行。要發揮好規劃的先導性和基礎性作用,明確村莊布局及功能定位,注重對村莊自然風貌和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規劃建設中,實現“百姓富”和“生態美”的“雙贏”。

同時,要充分發揮居民主人翁作用,走共建共治共享之路。此外,要通過組建專職保潔隊伍,制定環境衛生考核細則等辦法,建立長效保潔機制。“要進一步發揮美麗鄉村示范帶動作用,總結推廣成功經驗,以點串線、連線成片。這樣,全市人居環境才能再上一個臺階。”賈長虹說。

走綠色發展路窮溝溝變富窩窩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打造西部‘最美大花園’,推動西部資源型產業退出,向都市城郊型農業、文化旅游、研發設計等綠色低碳產業轉型,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對此,市人大代表、信都區漿水鎮前禪房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李紀成既欣喜,又充滿干勁兒。

李紀成說,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引領,著力為農業種下“綠色”希望,為城市書寫“綠色”未來,確保“生態美”成為邢臺的永續優勢。

我市一直致力于將西部太行山區建成“綠水青山”和群眾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李紀成所在的前禪房村,近年來,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保護古村落原貌、提升人居環境、改造森林氧吧、建設生態有機農產品基地……將一個四面環山的西部偏僻小村落打造成為康養旅游地,過去的窮溝溝變成了富窩窩。

李紀成建議,依托區位優勢、生態優勢,打造“西部最美大花園”,構建生態產業體系,以及特色鮮明的區域發展格局,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決淘汰落后低端過剩產能,著力擺脫傳統路徑依賴,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走出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加強智慧治理讓城市更“聰明”更暖心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傳統管理模式難以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加強數字化城市管理已成為必然。”市政協委員、市工商聯副主席曾國攀說,《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強化治臟、治亂、治污、治堵、治安和智慧城市管理‘五治一管’”,而我市已搭建起“城市大腦”運行框架,全市共有30個部門97個系統數據實現遷移上云,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日前,我市城管部門在32位街長中推廣使用街長APP,可將發現的各類城市管理問題進行拍照、定位后上傳至市智慧城管系統平臺,該平臺再按照管轄區域、案件類別派遣至責任部門處置。同時,通過市智慧城管系統的評價模塊,每周可對街長督辦問題進行分析、評價,直觀反映街長上街督辦問題進展情況。

“街長APP是我市建設智慧城市的一個縮影,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將智慧治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曾國攀建議,智慧城市是一個包含交通、民生、政務、醫療、環保等多部門的綜合生態圈,各部門系統之間的數據需要橫向打通融合,才能打造出真正宜居的智慧城市。(記者 張嬋娟 孫瑞超 劉東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