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商務部門獲悉,我市正在申報“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全國試點城市,計劃到2022年底新建、改造完成2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保供社區
超市菜場戰“疫”不打烊
7月31日,雨花臺區景明佳園被調整為中風險地區,實行全面封控管理,小區內的蘇果超市和農貿市場成為保障封控小區1.4萬居民生活所需的“物資補給站”。從8月1日開始,超市零食、飲料、泡面、蔬菜的配貨量增加了三四倍。超市店長李正平說,從封控到解封的14天,累計供應24噸生鮮、18噸食品。封控期間,景明佳園農貿市場同樣貨豐量足,保障了小區居民主要菜籃子商品正常供應。
家樂福超市保供工人新村小區、蘇果光華路店馳援標營4號(26-30棟)、好鄰里農貿市場“牽手”和燕花苑12幢……疫情期間,像景明佳園這樣由“便民生活圈”就近保供封控小區的例子,還有很多。
近年來,我市通過提檔升級農貿市場、發展品牌連鎖便利店、打造小型社區商業綜合體等多種方式,探索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疫情期間,市民外出減少,連接千家萬戶的“便民生活圈”,就成了距離老百姓最近的“服務區”“補給站”,方便快捷,一站式解決日常生活所需,讓市民安心無憂。
提檔升級
菜場變身社區商業綜合體
一層市集,網羅各類鹵菜熟食、咖啡奶茶、小吃快餐等連鎖品牌店;二層菜場,米面糧油、肉菜蛋奶新鮮上架;智能管理中心的電子大屏上,當日農產品價格、交易額、抽樣檢測結果等信息一目了然……
今年1月,有著60多年歷史的科巷菜場重新開業,成為集美食零售、文化休閑、果蔬生鮮、社區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型社區商業空間,為周邊居民提供一站式品質生活解決方案。菜場內還開設了社區工坊,洗衣、裁剪、修鞋、配鑰匙、修手表等便民服務一應俱全,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在這里都能輕松解決。
2017年,我市啟動新一輪農貿市場提檔升級改造,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提檔升級農貿市場318個,改造總面積約80萬平方米,改造覆蓋面超過90%。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玄武蘭園、秦淮科巷、鼓樓龍江、棲霞堯化好鄰里、江寧新蔬康等為代表的新型農貿市場,將菜市場、超市、早餐、修理修配、社區公共服務等多種便民服務業態集于一體,有力推動了社區商業迭代升級發展。
申報試點
明年打造20個便民生活圈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
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我市目前正在申報“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國性試點城市。計劃到2022年底全市新建或改造完成2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到2025年底,新建或改造完成8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并形成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成熟經驗做法。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便民生活圈”優先配齊菜市場、便利店、生鮮超市、早餐店等生活保障類業態,滿足社區居民一日三餐、生活必需品、家庭生活服務等基本消費需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餐飲、運動健身、新式書店、教育培訓、老年康護、幼兒托管等品質提升類業態,滿足居民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記者 朱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