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民生 > 正文

規模種植科學管理 營口市紅旗鎮全力打造“紅旗葡萄”品牌

初秋時節,營口市鲅魚圈區紅旗鎮勝臺村的葡萄熟了。走進村里,一棟棟整齊的葡萄大棚映入眼簾。棚內,果實晶瑩飽滿;棚外,前來收購葡萄的車輛絡繹不絕。

村民姚玉濤家的葡萄大棚位于村西頭,從當初的3畝多到如今的20多畝,種植規模越來越大,全家人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家從前住的是小平房,現在不僅住上了樓房,還買了車呢。”姚玉濤說,種葡萄每畝收入3萬元左右,20多畝大棚年收入就有60多萬元。

“做大做強葡萄產業,讓農民都富起來!”對于勝臺村黨支部書記、村經濟聯合社理事長張琳曉來說,這個夢想正在逐步實現。從當初的各自為戰到如今的規模種植、科學管理、品牌化經營,“紅旗葡萄”不僅打響了品牌,更讓農民嘗到了增收致富的甜頭。

勝臺村氣候條件、土壤環境等方面都適合葡萄生長,出產的葡萄品質極佳。村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栽培葡萄,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勝臺村也以此帶動了紅旗鎮乃至周邊村鎮葡萄種植產業的發展。近年來,紅旗鎮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大力推動葡萄品牌建設,倡導“綠色、生態、有機、創新”的發展理念,積極引導農民標準化種植葡萄,全力打造“紅旗葡萄”品牌。

在村“兩委”班子的引領下,勝臺村大力發展葡萄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引導農戶推進綠色種植,提升產品附加值。目前,全村大棚葡萄種植面積達4000畝,占耕地面積的90%以上。去年,全村人均收入2.5萬余元,農民生活明顯改善。與此同時,勝臺村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形式,推進綠色生態葡萄產業融合發展示范項目,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保障。

為了給葡萄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紅旗鎮與中國農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等7家單位合作成立了“遼寧葡萄科技小院”,聘請專家開展教學、科研和技術服務,吸引勝臺村等周邊農民學習技術。今年,在紅旗鎮倡導下,鲅魚圈區葡萄行業協會正式成立,集合了全區各鄉鎮30多家合作社,實現資源共享,規范種植標準,打造綠色理念,共同推廣“紅旗葡萄”品牌。

形成合力之后,勝臺村將發展的眼光瞄準全國市場。榮獲中國海蜇節優質農副產品金獎,在2021年中國國際農產品博覽會上獲“最受歡迎農產品”稱號,這讓大家看到了“紅旗葡萄”的品牌價值。目前,“紅旗葡萄”正在申請農產品地理標志,打造區域品牌,提升產品知名度。勝臺村還將擴大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加大宣傳力度,通過豐收節、農博會等平臺,將葡萄品牌推廣到全國。(記者 佟利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