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民生 > 正文

南京市場貨源總體供應充足 個別蔬菜價格略有波動

菜場和農貿市場,是老百姓身邊的“菜籃子”。疫情期間,“菜籃子”市場供應是否充足,價格有無波動,牽動著很多市民的心。昨天,記者走訪了數家菜場后發現,市場貨源總體供應充足,除了個別蔬菜價格略有波動,整體菜價相對穩。

位于岔路口中心位置的江寧區岔路農貿市場,是附幾萬戶居民的“菜籃子”。3日下午3點,記者經測量體溫、查驗健康碼后進入菜場,菜場內蔬菜、肉類、水產以及米面糧油一應俱全,門口的電子顯示屏上照常公布著當天食品安全抽檢結果,每個攤位也都安裝了小型電子屏,滾動顯示每樣商品的實時價格。

“我們每天都去江寧區天印山蔬菜批發市場進貨,批發市場那邊的供應量很充足,疫情影響不大。”一位農產品攤主范女士告訴記者,目前農產品進貨貨源充足,每日的新鮮蔬菜也是足量供應,價格方面,黃瓜等個別蔬菜價格有所上漲。旁邊的豬肉商戶表示,他每天從江寧區湖熟街道土橋屠宰場直接進貨,供應量和疫情前變化不大。

下午4點,記者看到,不少商戶逐漸開始往貨架上補貨。“今天西藍花賣得格外好,這不早上賣到現在,擺在外面的基本賣完了,馬上5點人要多起來,我再往上多放點。”攤主阿姨一邊補貨一邊告訴記者,現在來買菜的人比之前少了,但是每人買的量要比以前多。家住附的居民孫小姐買了不少蔬菜和肉,她和父母住一起,常都是父母買菜,現在特殊時期,盡量讓老人少出門,所以就自己來買了。“本來擔心這個點買不到什么菜了,過來一看啥都有,今天一次多買點,盡量宅在家里。”孫小姐說。

3日下午3點多,另一路記者在秦淮區尚書巷菜場看到,門口有工作人員檢查蘇康碼,市民進入須佩戴口罩,并須經過自動測溫門。蔬菜攤位上擺滿了西紅柿、絲瓜、青椒、毛豆、芹菜、冬瓜。

疫情影響,菜場里買菜的人并不多。“以前每天都來逛菜場,現在兩三天來一回,家里有菜基本上就不出來了。”顧客胡先生告訴記者,想買的菜都能買到,現在天熱,沒必要囤一周的菜,時間太長菜也不新鮮。

攤主朱先生每天上午9點多去眾彩批發市場,11點左右回來補貨,基本上可以賣到第二天的中午。“除了一些外地蔬菜受到小部分影響外,眾彩的供應基本上是正常的,但是受疫情和臺風雙重影響,菜的進價貴了不少。”朱先生說,黃瓜以前2元/斤就可以進,最幾天漲到4元/斤以上,零售價就要賣到五六元一斤;青椒以前40多元一箱,現在差不多要七八十元一箱。(記者 徐琦 段仁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