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民生 > 正文

一年內新增700余家相關企業 高考志愿填報機構靠譜嗎?

6月26日起,河南高考生即可開始網上填報志愿。隨著高考志愿填報臨,“不浪費一分”成為家長們的普遍期待。

記者采訪了解到,年高考志愿填報機構越來越多,收費也一路上漲。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注冊的高考志愿填報企業已經有2000多家;在河南鄭州,志愿報考機構收費在6000到上萬元不等。這些機構是否靠譜?記者對此進行調查。

一年內新增700余家相關企業,行業尚無標準

2021年高考剛結束,鄭州考生小辰的母親劉女士就坐在了義務講座現場,此時,她已經加了不下十個報考群。

“高考那天送考時,就有人送傳單、加微信,說可以免費分享志愿填報信息,”劉女士說,微信群確實會分享一些基礎的填報知識,但是對自己幫助不大,“學校和專業太多了,眼花繚亂,真到自己選時一頭霧水。”于是,劉女士咨詢群里的“VIP服務”,得知支付7000元,可以由報考機構提供精準報考建議。“要價這么高,提供的建議靠譜嗎?”劉女士陷入迷茫。

付費的高考志愿填報服務此前便有,只不過比較零散,年演變為商業模式。鄭州一家報考咨詢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志愿填報的重要,從高考前就有一些人咨詢相關事宜。“我們之前主要做教育培訓,三年前開始提供報考服務,現在需求量增加,正在聯系一些大學、高中對志愿填報有研究的老師,希望能合作。”他告訴記者,兩年該行業競爭逐漸激烈,越來越多機構開始提前介入、宣講圈人。

記者在企查查上搜索“志愿填報”發現,有2000多個相關企業,超過半數成立于2018年以后,有700余注冊于一年內。其中,在河南注冊的志愿填報企業30余家。

“這只是注冊的公司,還有不少以工作室的名義提供服務。”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這個行業尚無運營和監管標準,教育培訓機構需獲得教育部門開具的《辦學許可證》,而提供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機構的企業僅辦理《經營許可證》等相關手續,門檻更低。

案例一:去年花萬元填報志愿的藝術生,今年弟弟高考不再購買服務

報考機構提供的服務效果如何?記者采訪了數位去年購買報考志愿服務的考生及家長。

小悅(化名)是鄭州市第一中學2020屆畢業生,去年在報考機構的建議下,報考了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并成功入學。

“我是藝術生,自己和家人都不太了解學校,所以高考之前,就在一個已經上大學的哥哥推薦下,選擇了鄭州的一家報考機構。”小悅告訴記者,報考機構分別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形式發放調查問卷,分析了她的格、優勢,詳細地講解了藝術方面幾個專業的區別。高考前,工作人員根據小悅的文化課模擬成績和專業課成績預估了幾所學校,等她的文化課成績出來后,又進行了調整。

“整體費用是一萬多,不便宜。身邊同學朋友報機構的并不多,我是藝術生算分麻煩一些,加上志愿選擇比較少,所以當時覺得報這個還挺好的。”小悅說,自己的弟弟今年參加高考,家長并沒有給他報志愿機構,不過也會去參加一些機構舉辦的報考講座。

“如果自己選學校的話,要了解好這個學校的專業、教師授課情況、住宿環境等問題,這些信息都是公開的,通過搜索可以看到。”小悅說。

案例二:學校老師選定范圍,機構名單和熟人建議相互印證

鄭州家長王先生在去年幫孩子選志愿時,做了更多功課。2020年高考后,他開始嘗試各種方式:網絡上稱為“大數據”“智能”的志愿填報系統、咨詢學校老師和熟人、尋找機構。

“很多免費的“大數據”、“智能”系統并不精準,學校老師會給出建議范圍,但沒能確定學校。我最終解決的辦法,是專業機構意見和熟人的建議互相印證。”王先生說,他找了鄭州4家機構,收費分別是1萬多、8000元、6000元、3000元。

經過一番比較,王先生發現3000元的機構多采用網上已有的測試,只是公開信息“粗加工”,缺少核心內容,放棄;1萬多的建議較冒險,6000多的指導比較保守,他們都是高學歷或高校從業人員;8000多的只在線上進行模擬和指導,但屬于老牌教育機構。

“根據孩子的情況,結合學校老師和熟人的建議,我給培訓機構溝通了訴求:放棄弱985、保中等211,偏弱也可,但強調學校的專業地位;必須有一個師范類高校;綜合大學志愿備用。”王先生說,兩所機構提供的名單和熟人建議相互印證,最終選擇了東北師范大學,錄取結構也達到了預期。

“理論上,家長如果搞清楚這里面的門道了,完全可以自己填報。但實際上,很多家長在那個時間點,基本都懷疑自己的判斷,需要專業機構推一把家長。對多數家長來說,報志愿這事是吃力,至少我妞的班,看班級群里的情形,幾乎全找了機構。”王先生認為,除了確定能上C9的尖子生和大差生之外,其他學程度的考生,找機構指導填報都有必要,但要想辦法證實哪些機構靠譜。

觀點:校外機構不算是最好的選擇

“校外機構不算是最好的選擇。”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教師楊兆捷研究報考多年,他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去年的經歷。2020年志愿報考前夕,一位學生家長找到他尋求幫助。此前,這位學生家長已經花高價報了咨詢機構,但對結果并不安心。經過溝通,楊兆捷發現該機構在提供報考建議時,有迎合家長的成分:“比如前一二個志愿報的學校偏高,結果看起來很好看,實際非常冒險,如果到第三個志愿才能上,學生在分數上就吃虧了。”在錄取結果公布后,該機構的建議果然存在這種問題。

楊兆捷認為,在報考信息公開的當下,志愿填報機構對信息匱乏的家庭用出更大,但價格往往超出了他們承擔的范圍,在無法確定其專業,不如找老師以及剛上大學、研究生的學生咨詢。

鄭州第十一中學一名應屆班主任告訴記者,學生們報機構的很少。“現在有一分一段表,考多少分在河南排多少名、大學往年在河南招生多少名,這些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班主任和老師們也會給一些具體的建議。”她認為,父母根據孩子意愿,幫助選擇城市、專業、學校,幾個因素綜合基本都能選到院校。鄭州市第一中學一位老師也表示,找報考機構的也不算多,一般是成績比較好的孩子,因為涉及到名校和專業,家長會抱著不浪費分的心態。“機構會聲稱有一些資源,實際上有門路的家長會找熟人幫忙參考,不會去購買機構服務。”她說。

預警:謹防“高價志愿填報指導”詐騙陷阱

6月16日,教育部發布預警,謹防“高價志愿填報指導”詐騙陷阱。根據教育部發布的內容,目前沒有任何招生考試機構、高校與社會機構或個人開展高考志愿填報指導的合作,切勿輕信所謂的“天價”志愿填報指導服務。

教育部梳理了年來一些虛假詐騙案例,其中包括謊稱有內部信息,夸大虛假宣傳;謊稱有內部人士,假冒專家身份;謊稱能精準指導,實則實施詐騙

在這些案例中,有的“志愿填報輔導”APP和網站假借為考生“一對一”服務的名義,收取高額費用后,溜之大吉;有的偽造錄取通知書,要求考生提前交學費;有的要求考生填寫許多不必要的個人信息,或者發送帶有木馬的鏈接,造成個人隱私信息外泄。

教育部解釋,事實上,每年高考工作中,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都會發布高考成績統計情況和年來各高校錄取分數情況。市面上的機構或個人并不掌握任何特殊的內部信息,夸大宣傳是這類網站和人員一貫招攬客戶的手段。同時,有關部門從未發放過“高考志愿規劃師”等職業資格證書。該機構一些所謂“志愿規劃師”都是臨時招募的社會人員,只經過幾天培訓就匆匆上崗,還有一部分“志愿填報專家”并沒上過大學,按照總部培訓過的“臺詞”給考生和家長輔導。

相關鏈接:河南將提供多種形式報考咨詢服務

那么對于河南高考生來說,有哪些正規途徑可以了解相關信息呢?記者從河南省教育招生部門了解到,期有多種招生咨詢公益活動。

河南省招生辦將提供2021年在豫招生計劃信息,電子版可通過省招生辦官方網站在線查詢。河南省普通高招考生填報志愿臺上,提供了三年在河南省招生的各高校錄取統計,考生填報志愿時可在線查詢,《2018-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報考及錄取統計》刊載有三年在河南省招生的各高校錄取最低分、均分和投檔最低分位次信息,考生填報志愿時可參考。

6月下旬,河南省將依托教育考試考務綜合管理臺,邀請“雙一流”建設高校招生老師到河南省國家教育考試指揮中心,以視頻會議形式面向中學在線宣講。6月25——27日,河南省招生辦將舉行普通高招網上咨詢活動,各院校按照錄取批次為考生提供在線填報志愿咨詢服務,考生可通過河南省招生辦公室官網、官微及河南招生考試信息網、“招生考試之友”微信公眾號參加咨詢。

6月26日——28日,根據教育部安排,河南省“2021年高考網上咨詢周”活動將在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臺舉行。據了解,該臺將提供文字問答和視頻直播兩種方式,每日文字問答咨詢時間為9點至17點。

6月25日——7月7日,河南省教育招生部門將聯合河南廣播電視臺,舉辦2021年高招“網絡面對面”視頻直播活動,與高校招生老師通過視頻“面對面”咨詢。

同時,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考試專業委員會配合教育部“2021年高考護航行動”,聯合全國省級招考機構、千所全國普通高校、全國招生工作專業人士和專家,面向考生開展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咨詢指導大型公益活動,登錄考專委網站即可參加。

據悉,在此期間,河南省教育招生部門組成專門咨詢隊伍,通過網絡和電話兩種方式,對考生、家長咨詢問題規范、統一回復。考生可登錄河南省招生辦公室官網、河南招生考試信息網參加咨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