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孩子們注意:課后服務可不止做題

課后服務結束時間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采取市縣財政補貼和收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相結合的方式……11月30日,太原市教育局、發改委、財政局、人社局、稅務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太原市中小學校課后服務實施意見》(簡稱《意見》)。山西晚報記者采訪了太原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就相關政策進行了解讀。
    課后服務包括什么內容?《意見》中,明確將課后服務對象從義務教育階段延伸至普通高中階段,覆蓋全市基礎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全面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即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小時,結束時間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支持學校適當延長課后服務,初中最多可延長至20時30分。初中、高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
    課后服務內容包括午休服務、周內課后服務、暑期托管3類。其中,午休服務應以看護為主,確保學生得到充分休息,鼓勵供餐單位一并提供午休服務。
    周內課后服務,應充分用好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免費補習輔導;安排學生在指定場所上自習,自主完成作業,并可進行學生作業個別答疑;安排學生參加科普、體育、藝術、勞動、閱讀等各類社團活動或興趣課程,安排學生在閱覽室、圖書館等區域開展自主閱讀或讀書交流活動。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延時托管服務。
    暑期托管應以看護為主,確保學生得到充分休息。開展基本托管服務。學校為學生提供學習和運動場所,開放自習室、圖書館、閱覽室、運動場館等資源,并組織工作人員帶班,確保學生活動安全有序。此外,開展素質拓展服務。學校在暑期開展體育美育科技等高水平團隊訓練、實施體藝科技類興趣課程、社團活動和綜合實踐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課后服務由學生和家長自愿申請,學校統籌安排,統一組織。明確學校要結合實際,充分利用校內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條件,積極開展課后服務,也可適當引入符合條件的非學科類第三方機構等校外資源聯合提供服務。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嚴格的第三方機構遴選準入機制和評估退出機制,并負責組織遴選,供學校選擇使用。鼓勵學校與其他學校、社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科技館等開展合作,共同開展課后服務。課后服務原則上以一學期為一個相對固定期。
    課后服務經費如何保障?太原市中小學校課后服務經費采取市縣財政補貼和收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相結合的方式予以保障。市縣財政要將公辦中小學校課后服務專項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
    小學課后服務財政補貼按照每生每天2元的標準。普通中學開展初中、高中課后服務,財政補貼參照太原市公辦普通高中高三教師節假日輔導經費標準執行,即每生每課時2元。市縣兩級財政共同負擔。
    財政補貼不足或零補貼、需收取課后服務費籌措經費的,由市、縣(市、區)發展改革部門進行成本測算后會同市、縣(市、區)教育、財政部門按照成本補償和非營利的原則提出收費標準意見,報市縣人民政府審定后執行。
    課后服務資金全部用于學校開設托管服務所需人員費用。
    鼓勵和支持中小學校教職工在保證按質按量完成正常職責工作任務前提下,積極參與課后服務工作并取得相應勞務報酬。教職工參與課后服務項目發放勞務報酬從課后服務經費中列支。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應考慮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因素,把用于教師課后服務補助的經費額度,作為增量納入績效工資并設立相應項目,不作為次年正常核定績效工資總量的基數;對聘請校外人員提供課后服務的,課后服務補助可按勞務費管理。教師參加課后服務的表現應作為職稱評聘、表彰獎勵和績效工資分配的重要參考。
    

山西晚報記者 楊晶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