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去年以來江蘇省立案野生動物公益訴訟案件562件 同比上升510.9%

“辦案人員在辦案時沒有局限在刑事案件,而是進一步通過公益訴訟打擊醫療欺詐行為,維護了群眾的利益。庭審中,司法機關進行了細致的準備和充分的釋法說理,我們4位人民陪審員要為辦案人員點贊!”史為光作為人民陪審員參與庭審的這起案件,是無錫市檢察院辦理的全國首例醫療欺詐民事公益訴訟案。涉案黑診所雇傭“醫托”從正規醫院騙來病人,由無資質的“醫生”冒充專家、開具虛假的檢驗報告,并通過夸大或虛構病情讓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兩年多的時間詐騙金額高達上百萬元。

無錫市檢察院檢察官雷呈學介紹,為了保護受害者權益,該院探索將醫療欺詐侵害眾多不特定患者合法權益案件,納入檢察民事公益訴訟領域,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依據,對該診所提出民事公益訴訟。去年12月,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關規定,某醫療門診部法定代表人就醫療欺詐案承擔3倍懲罰性賠償金,共計358萬元。

這起全國首例醫療欺詐民事公益訴訟案,是江蘇檢察機關推進公益訴訟的一個生動縮影。“十三五”以來,從食品藥品安全、英烈權益保護,到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國有財產保護、文物保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等經濟社會諸多領域,我省檢察機關規范拓展公益訴訟范圍、延伸辦案監督的觸角、更好守護公共利益的指向越來越清晰。

2017年,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部署,江蘇等地在全國率先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十三五”期間,我省檢察機關共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9050件、立案數15982件、提出訴前檢察建議14780件、提起訴訟1096件。5年來,全省通過公益訴訟共挽回被損毀國有林地1870畝,督促清除處理違法堆放的生活垃圾占地面積1444畝,向污染企業和個人索賠環境損害賠償金14801萬元,督促保護、收回國家所有財產和權益價值71072萬元。

“最近我們還走訪了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協商如何發揮檢察職能推進退役軍人權益保護工作。”南京市建鄴區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張慧俊告訴記者。今年3月,針對社會反響強烈的“辣筆小球”詆毀、貶損戍邊英雄官兵案,該院推動公益訴訟案件與刑事案件同步辦理,依法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對犯罪嫌疑人仇某明批準逮捕。案件被寫入今年“兩會”最高檢工作報告中。

在圍繞法定領域筑牢公益訴訟主陣地的同時,我省加強對公益訴訟新領域的探索實踐。在野生動物公益訴訟領域,去年以來我省立案野生動物公益訴訟案件562件,同比上升510.9%;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145件,同比上升353.1%;發現野生動物制品1萬余公斤,放生陸生野生動物73萬余只,索賠生態資源賠償金1.5億余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