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一放學,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保亭中學里,保亭新國線公交車整齊停放在校園里,學生們坐上開往各個鄉鎮路線的公交車,人滿發車,終點為各個鄉鎮的公交站點。
“去年底縣里開始試行每周五使用公交車送孩子回到鎮里,家長在鎮上公交站點接孩子的措施,這樣既方便又安全,今年則是全面實行。”學生家長宋金梅說道。
隨著一輛輛公交車駛出校園,原地等車的學生越來越少。“這項舉措從去年疫情后復課開始試行,當時是為了解決防疫問題,保障學生從校門到家門交通安全問題。”保亭中學校長周小華說道。
家住三道鎮的黃大力對周末接送孩子深有感觸,每次周五都要騎車去離家30多公里的保城鎮接孩子。“以前確實很不方便,來回要跑兩個小時,碰上下雨天兩個人就被淋透了。”黃大力說。
在保亭中學上學的學生,有來自偏遠鄉鎮毛感鄉、南林鄉等地。之前每周回家只能乘坐超載的面包車或者其他車輛回家,交通安全得不到保證。
“每次放學,保亭中學所在的那條路會被接孩子的車輛堵到水泄不通,而且還有很多拉客的摩托車接攬學生。”保亭縣交通運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如何解決學生交通安全的難點、堵點?保亭縣交通運輸管理局聯合教育部門、交管部門、各個學校等多家單位,協調解決“校門-家門”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工作。
記者了解到,乘坐班線公交車的均為保亭中學寄宿學生,他們每周五回家,在校園乘車時,根據每個鄉鎮正常的票價繳納車費,每輛車坐滿即可發車,車輛循環往復接駁學生,直到校園里每一個需要乘車的學生都被安全送到所需要到達的鄉鎮站點。寄宿學生每周日下午由于乘車時間不定,他們自行選擇鄉鎮班線客車返校。
“今年開始,我們依托保亭公交等單位的公共交通車輛,讓縣里每個鄉鎮的公交班次,每周五在保亭中學等地定時定點接駁學生,從校園送到學生所在的鄉鎮,家長們會在鄉鎮的各個站點接學生,解決了學生放學安全隱患。”保亭縣交通運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很方便,我覺得很安全,再也不怕路上下雨,也不用騎家里的電動車上學了。”一位家在什玲鎮的學生告訴記者。(記者 賈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