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順義區仁和鎮獲悉,今年1至7月,仁和鎮屬地財稅收入28.4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3億元,兩項指標雙列順義區第一。近年來,仁和鎮緊盯“加速轉型升級”、騰籠換鳥,趟出了一條高質量、加速度發展的新路子。目前,該鎮注冊登記企業達1.47萬余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32家、入駐上市企業總部基地企業23家。
今年累計引進654家企業
由“經濟大鎮”轉變為“經濟強鎮”,仁和鎮按照“盤活存量、做大增量、應對變量、提高質量”的思路,聚焦發展、提質增效。多年以來,屬地財稅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保持順義區首位。
據悉,“十三五”時期,仁和鎮引進企業3782家,注冊資金約218.4億元,其中注冊資金億元以上企業62家。今年以來,仁和鎮累計引進企業654家、注冊資金32億元,其中億元以上企業7家,瞪羚、新三板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
截至目前,仁和鎮與泰德網聚(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東聯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瞪羚”企業成功簽約,今年預計創造稅收800萬元;利用順義城關服裝廠和順義城關預應力構件廠閑置資源,與北京星日朗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鋼鋼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家企業成功簽約,今年預計創造稅收2000萬元以上;在談企業14家,包括5家瞪羚企業、8家三板企業。
挖掘經濟增長“新潛力”
仁和鎮GDP較快增長主要得益于工業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等協調拉動,并通過整合資源、借勢借力、拓寬空間等多種方式招商,激活鎮辦企業,挖掘經濟增長“新潛力”。據悉,仁和鎮推出《入鎮企業扶持辦法》等精準服務政策,建立鎮領導班子企業包片服務制度,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則,鎮主要領導每月分批帶隊走訪鎮域內重點企業,每季度召開座談會,并通過招商手冊、推介會、座談會、宣傳片等形式,使更多企業了解仁和鎮切實為企業入鎮“鋪好路”。
仁和鎮切實為企業解難事、辦實事,幫助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協調解決異地法律糾紛,挽回企業經濟損失1億元;近年來,為15家高精尖企業116位高管人才申請兌現人才獎勵資金1700萬元,為100家高新技術企業申請兌現科委補貼2440萬。
此外,該鎮建立土地、樓宇、閑置廠房3本招商臺賬,通過疏整促、整體轉讓等方式,挖掘增長潛力。結合融音塑業項目、北京益民藥業項目現狀,幫助企業申報順義區老舊廠房騰退再利用試點項目,為企業探索轉型升級新路徑。仁和鎮還完成了順義本土品牌順美服裝的股權收購,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使老企業煥發新活力。目前,順美產業園項目一期已規劃驗收,下一步將推進該項目實現整體招商。
合理規劃用地促項目落地
仁和鎮通過“全心全意抓招商,傾情服務優環境,借勢借力創品牌,未雨綢繆挖潛力”四步走,合理規劃利用鎮域內500余畝產業用地、50余萬平米樓宇資源,促成多個重點項目落地。
近兩年,仁和鎮加大一般制造業疏解力度,促使企業轉型升級。該鎮還將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動“走出去”對接優質招商資源,責成專人全過程跟蹤項目服務,緊盯項目落地。同時,根據企業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幫扶工作;加快推進鎮域內產業地塊入市進度,全力推進涉及6010、6011等地塊優質產業用地項目盡快落地見效。
仁和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堅定不移實施開放招商主戰略,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二三產業基地和高順產業園建設為引領,仁和鎮走出了一條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之路,形成了“帶一批產業,富一方百姓,興一座城鎮”的良好發展局面。(記者 王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